1、臭味:这就要从臭味的来源说起。在发酵中为了节省用地面积,都是选择堆垛制肥,但是堆肥发酵过程是好氧发酵,堆体内部因为堆垛本身重力问题,会不停向下挤压,从而导致孔隙度变小,再加上发酵导致堆体内氧气不断减少,堆体内部就会发生厌氧发酵。由于长期的厌氧发酵,堆体内部空气不流通,这也就是为什传统堆肥中只要一翻堆就臭气冲天的原因。粪便本身也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寄生虫,也会造成臭源。解决办法:添加菌种,除臭、杀菌、促进发酵开始的起始温度。为了促进氧气进入堆体内部,很多粪便堆量较大的养殖场或者有机肥厂,借助程翔重工槽式翻抛机或行走式翻堆机,在温度达到50℃以上时开始进行翻堆,夏季1天翻堆一次(冬:2~3天)。

3、不同粪便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鸡粪:粪尿一起排出,还占有大量的鸡毛,而鸡毛有一定的角质层组织,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腐熟分解才能做成有机肥,与粪便分解速度相差很远。所以在做有机肥时候要用滚筒筛分机将鸡毛筛分出来。牛粪含水量很大,由于粪便中的特殊物质在后期会返潮,所以在后期必须烘干。

5、用途不同,配比不同:例如做幼苗机制,就需要配比粪便、秸秆、壳糠、糟渣、饼粕等,种类越多越好,但是配比量要精确。
在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最常用便是粪便和秸秆,因为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据统计,每年我国的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量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了38亿吨,每年秸秆的产生量也有9亿多吨,但是利用率都不足五成。
近两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也大力提倡进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资源再利用,还进行补贴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