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个别地区已出现降雪,十分不利于养猪生产。一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猪流感、猪流行性腹泻、蓝耳病常与一些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如猪流感常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气喘病、链球菌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猪群出现大量死亡;猪流行性腹泻造成仔猪死亡率增多。
冬季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病原微生物十分猖狂,再加上各种应激反应,特别容易造成猪群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由于病毒性疾病传播速度快,又容易继发或者并发其他猪病,所以治疗起来也比较棘手,我们如果提前做好这三种病的预防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就将这三种病在实践中总结的实战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蓝耳病
1、临床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的体温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继发感染严重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1)根据猪场情况选择是否接种蓝耳疫苗,可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如蓝耳病抗体S/P平均值均已超过2.5,表明该猪场蓝耳病病毒较活跃,已经感染了蓝耳野毒,通过进行蓝耳病毒分离,再进行测序,选择适合本场的蓝耳疫苗毒株进行免疫。
做好科学合理使用蓝耳病疫苗:阴性/稳定猪场:不使用疫苗;PRRSV MLV疫苗适用于阳性/不稳定猪场,选择安全性好的活疫苗,一个猪场仅使用一种活疫苗、经产其抗体阳性母猪群不免疫、阳性猪场的阴性后备母猪或引进的阴性种猪可在配种前1-3月免疫1次,猪群稳定后,应停止使用)。构建蓝耳病阴性种猪场和种公猪站。净化:推动种猪场蓝耳病的净化工作(200天闭群,MLV疫苗含病毒血清驯化,监测与淘汰、种猪群更新);启动蓝耳病的区域控制和净化。
(2)在仔猪转群、气温突变等应激时,可适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20%替米考星;中药使用黄芪多糖、扶正解毒散等及抗应激药物如多种维生素。
二、流行性腹泻:
1、临床症状:
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各种日龄的猪都易感,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高,5周龄以上死亡率低。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于疫情严重的猪场,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猪胃流二联疫苗2次,产前40天 和20天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1次,注射后海穴。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没有接种疫苗的猪场,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病药物很难控制疫情。
(1)七天以内的小猪没有太大的治疗意义。直接扑杀,这样可以降低病毒在猪场里面的循环。所有的种猪,后海穴普免活苗1.5头份/猪。刚出生的仔猪口服活疫苗,0.5头份/猪。产房的过道撒生石灰。
(2)断奶前的仔猪,用黄芪多糖+恩诺沙星后海穴注射。
(3)中大猪控料,严重个体用黄芪多糖+恩诺沙星注射后海穴,同时口服补液盐+硫酸粘杆菌素+黄芪多糖饮水。对于有呕吐症状的猪可用胃复安止吐。
(4)母猪控料,同时口服补液盐+硫酸粘杆菌素+黄芪多糖饮水。
三、猪五号病
1、临床症状:
猪五号病是以患猪口腔黏膜、蹄部、乳房出现水疱,大小猪都可发生,仔猪易继发心肌炎,死亡率高。
2、防控措施:
(1)完善早期监测预警机制,严防新毒株传入并形成流行。
(2)选择和使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疫苗。
(3)强制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控制等级。
(4)认真落实疫苗免疫及临床监测(强制免疫、猪群监测、新入场活猪监测)。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目前猪五号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疫苗免疫种猪一年普免3-4次;育肥猪在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各免疫一次口蹄疫疫苗。
猪五号病造成死亡的原因,一般为心肌炎或是继发感染,猪病通执业兽医师依临床经验,总结良方,供大家参考:
1、猪场全面用0.3%过氧乙酸带猪或涂抹患部消毒,1天1-2次,栏舍应保持干燥清洁,有利于病灶愈合。
2、群体控制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阿莫西林+多种维生素;中大猪个体治疗:用黄芪多糖+头孢噻呋+肌苷肌肉注射。
当前,猪病毒病是一类顽固性疾病,一直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平时应做好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后的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往往造成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所以每个养殖场要把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放在首位,只有把病毒性疾病预防好了,才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