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国 博士
北京和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由于饲料是给动物吃的,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的产品一直存在着粗制滥造的问题。从开始的钣锹混合到今天的混合机混合,饲料企业的产品尽管有了大幅的进步,但距离精工细作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今天饲料技术的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很多饲料企业往往玩的是营销,处的是关系,殊不知精工细作是饲料企业产品的最大竞争力。本文仅结合自己多年的技术服务经验,就中小型饲料企业如何进行产品的精工细作谈一点个人的观点,供中小型饲料企业的老板参考。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将分几部分发表。
1 为什么要精工细作?
传统的饲料行业从业人员认为:“饲料是给动物吃的,动物饿了什么不吃”。殊不知,今天的畜牧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如果说动物被看成造肉机器,那么饲料和饮水就是造肉的原料。没有好的原料怎么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更何况动物与人一样,也喜欢好吃的,不好吃的也不愿意吃。比如说猪,其单位面积的味蕾数是人的1.6倍。也就是说,猪比人对食物的味道更加敏感。粗制滥造的饲料猪吃到嘴里马上就不想再吃。当然,也确如你所说:“饿了什么不吃”,就像改革开放前的人们,大饼子、苞米碴子,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猪也一样,粗制滥造的饲料首先会影响到猪的采食量,进而影响到猪的生长速度,最后影响到造肉的效率(我们学术上名曰料肉比)。
当然,你也可以不关心猪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但你必须关心你企业的销量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像开饭店,同样做一个红烧鲤鱼,原料一样,菜谱一样,不同饭店做出来的质量和口味却有天壤之别。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大饭店门可罗雀,有些开在小巷子里的小饭店却顾客盈门。饲料企业就是动物的饭店,动物喜欢吃什么,吃什么长的更快,我们就做什么。怎么样做的更好,要请好的厨师,要进行精工细作。
2 如何进行饲料产品的精工细作
2.1 要改变老板的观念
精工细作的重要性通常一讲就懂,但关键是如何进行精工细作。笔者认为,首先,饲料的精工细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技术、品控、采购、生产、设备、卫生等各个方面。许多老板认为,这是技术和生产部门的事情,我当老板的不需要了解,交给技术和生产部门好了。抱有这种观念的老板一般绝对做不出好的饲料来。因为,单存依靠技术和生产部门,很难达成产品的精工细作。比如说,技术和生产部门有权利改进设备吗?卫生不达标技术部门有权管吗?进行设备的清理,工人抵触怎么办?
因此,在中小型饲料企业,要想能够使自己的产品逐步精工细作,必须老板亲自负责。老板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实现产品精工细作的过程中企业应承担的成本费用和可能遇到的阻力。比如说,做全价料玉米一定要筛,玉米筛完以后,以2%的杂质率来算,每吨玉米要增加50元成本,企业能承受吗?工人要定期清理设备管道,如果由内向外清理,一般需要半天时间,耽误生产怎么办?工人抵触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不同的企业时有发生。没有老板的参与,仅靠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往往很难解决。
2.2 要简化配方
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限于当前的竞争压力,品种越来越多,许多企业不但做猪料,还做禽料、狐貉料,有些还有水产料和反刍料,七七八八加起来,50-60个品种是有的,有些有上百个品种。可以预见,这么多品种真正生产起来,品控和生产的压力又多大!按理来说,为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配方应当尽量简单易行,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的配方越做越复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2.2.1创新的浮躁与冲动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创新”这个词不断被人们反复提及。为了能够使自己的饲料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的老板和技术经理都幻想着能够找到一种原料或者添加剂,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加之现在的行业会议很多,今天刚参加完这个会,明天又去参加那个会。近乎每个添加剂和原料都有其不得不用的道理。而现时情况是,每个中小型饲料企业都缺乏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评估条件和评估机制,难以确定市场中新出现的原料或添加剂的好坏。因此每当市场中关于产品采食量、腹泻、皮毛、料肉比等投诉出现时,都会怀疑,是否没加某种原料或者添加剂而致。“既然博士和教授们讲的有道理,还是把它加上吧!即使没好处,总没坏处吧!”最终的结果是所用的原料越来越多,饲料的生产单越来越长。原料越多,品控和生产就越困难,品控和生产越困难,质量的稳定性就越难保证。质量越不稳定,投诉就更多,投诉越多,就用更多的原料或者添加剂,逐步陷入一个死循环。
2.2.2 对生产和品控的漠视
中国饲料企业的创业之路与国外企业不同。在中国,90%以上的饲料企业老板都是销售出身,既没做过品控,也不懂生产。而且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的老板在内心深处认为:“饲料是给猪鸡吃的东西,好点坏点没有什么差异”。而生产和品控是个细活,即使花功夫去抓,在一定时间内也见不到效益。还不如去抓销售,而销售往往一抓就灵。殊不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饲料的第一要求,养殖户也好,猪场也好,一旦接受了你的饲料,也就接受了这个产品的档次、价格和质量。这时,只要产品质量不出问题,客户一般就不会丢。而要想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就必须抓好品种和生产,这是企业的基础工作。
由于对生产和品控的漠视,在调整配方和出新产品时,往往不考虑饲料配方和所用原料在和品控和生产过程中的可行性。这与大企业完全不同,大企业在出一款新产品或者调整配方时,首先要征求采购部、品控部和生产部经理的意见。配方在生产和品控过程中是否过于复杂?是否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原料是否难以采购?是否难以品控?最后由总经理确认签字方能执行。一定意义上,有可能妨碍产品的创新,但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未完待续)
此文章属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博士小记
博士毕业于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大学老师,原某外资企业中国区技术总监,参与创办了两家企业,长期活跃于饲料行业第一线,为国内5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动物营养师”。坚持下市场,到终端,为此住过小店,掉进过粪坑。常自嘲为“技术中销售能力最强,销售中技术水平最高”。性直爽、喜读书,热衷于技术与创新研讨,致力于成为国内著名推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