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11月19日,记者走进原长兴最大的养猪场——长兴宏梅养殖场,这里已经看不到猪的身影,闻不到一点臭味,取而代之的是满车间的漏缝板、保温箱、料槽等畜牧养殖设备系列产品。拿下“宏梅养殖场”的牌子,新挂上“宏梅畜牧设施有限公司”的牌子,在生态环境大整治的倒逼下,李梅芳初尝转型甜果。
位于长兴太湖街道祥符土斗村的这个养猪场,是李梅芳十多年心血浇筑的产物。2001年,占地23.6亩的宏梅养猪场迈出第一步,15幢猪舍拔地而起,里面常年养着5000多头生猪。
然而,随着这两年“五水共治”的不断推进,宏梅养殖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根据长兴县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划定,该养殖场位于限养区。原有的治污设施逐渐老化,尤其是末端沼液难以完全消纳,周边群众对养殖场造成环境污染时有投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县农业局、环保局及太湖街道的工作人员多次到养猪场内进行实地查看,最终,宏梅养殖场被划入了“关停”的名单。去年11月,干了14年的养猪事业在李梅芳的人生中划上了句号。
短短一个月,李梅芳的养猪场就完成了全部拆除工作。拆了以后干什么?李梅芳做起了与老本行息息相关的畜牧设备制造业。实际上,早在养猪场关停前,李梅芳就有了转型的打算。“这些年从省里到县里,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养殖户要自我思变,这是出路,也是对家乡百姓的交代。”李梅芳说。“先天优势”为他从事畜牧设备产品制造奠定了基础,还能针对客户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研发新产品推向市场。“以前养猪的时候,我就想着对料槽进行改进。现在我们销售的双面料槽就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新产品,不但节约空间还减少了建造猪舍的部分材料和人工成本。”
一年下来,李梅芳在当地的“养猪大王”名号已翻篇,现在说起他,都称他为“养猪设备第一人”。他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漏缝板、料槽和保温箱等新产品深受客户喜欢,最北销往哈尔滨,最南卖到海南岛,一年产值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