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
针对畜禽粪污,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资源化利用。
一是对不能自行处理废弃物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散养户,实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进行发酵处理,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堆沤积肥、有机肥加工等设施设备;
二是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运营,建设原料收集存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实现沼气高值高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还田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
针对病死畜禽,围绕收集、暂存、处理等关键环节,促进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工业油脂、有机肥、无机炭等产品。
针对农作物秸秆,围绕收集、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多元化综合利用。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等设备,促进秸秆就地还田;
二是加强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生产优质粗饲料产品,建设青(黄)贮窖,购置秸秆收割、收集和处理设备、蒸汽膨化设施设备等;
三是专业化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建设秸秆收集、固体成型或厌氧发酵和提纯设施设备;
四是专业化企业生产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建设堆肥车间,购置秸秆收集、破碎和堆肥等设施设备;
五是专业化企业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购置秸秆收集、打包和板材生产等设施设备。
针对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围绕回收、处理、奖补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提升再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农业地膜产品标准,提高标准准入,鼓励回收地膜。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机制,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还提到2016年,结合现有投资渠道在30个左右的县(市)开展试点,将试点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
一是南方丘陵多雨地区“1+N”组合,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足,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二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1+N+N”组合,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足,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是北方平原地区“1+N+N+1”组合,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及西北部分地区,本地区农村除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秸秆利用不高外,地膜残留问题突出,根据实际需求,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废旧农膜(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与处理中心”模式开展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