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成本推高猪肉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养殖成本提升共同推动所致,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殖户在补栏时需持谨慎态度。母猪繁养和仔猪补栏都较为理性,致使生猪存栏相对减少。虽然未来存栏量仍将维持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在供给持续收缩的影响下,猪价或将再现继续上涨态势。
业内权威机构认为,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机械化水平偏低导致人工费高、饲料成本高、猪场生产力低以及环保费不断提升等因素。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偏高、人口红利消失抬高人力成本。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提升自动化养殖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母猪繁育水平、降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和料肉比。
机械规模化或成国内养殖企业的主流模式
我国现有的机械化养猪人均饲养量可达650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较大的差距。随着扶持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将大力推广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今年4月,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确定了未来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包括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人均饲养育肥猪数)持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采用了新式自动化养猪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机械化养殖程度,还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与劳动强度。新式自动化养猪模式采用了全自动化喂料系统、漏缝地面、自动刮粪、大跨度钢结构猪舍和风机水帘温度控制系统。新模式下员工人数的下降幅度高达23%,人均年产猪苗量可提高约30%。提高养殖机械化水平将成为我国生猪养殖业降低成本的重要突破口。
另外,生猪规模化养殖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还有利于防控动物疫情,保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规模化养殖正成为趋势,传统散户养殖将大幅降低。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规模化养殖500头以上出栏占比已达到45%。随着行业集中度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将促进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成为行业发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