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兽药 > 兽药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详解让全世界都防不胜防的猪丹毒

来源: 规模e猪   2017-06-08 14:20:56   查看:  次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
  
  致病原因
  
  ①圈舍肮脏潮湿;
  
  ②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
  
  ③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④摄入粪便;
  
  ⑤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
  
  ⑥温度突变、夏季高温;
  
  ⑦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⑧突然更换日粮;
  
  ⑨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
  
  ⑩病毒感染,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详解让全世界都防不胜防的猪丹毒
图为脾脏肿大
  
  临床症状
  
  猪丹毒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型。发病场基本经过如下病程:高热41℃以上不食→皮肤发红、发紫→体重大的猪(母猪或大肥猪)猝死,同时有母猪流产→转归为慢性皮肤疹块型。
  
  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7天。
  
  急性型
  
  此型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内死亡。 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一天。流产母猪治愈后能发情配种,但返情率高,导致淘汰率升高。
  
  亚急性疹块型:
  
  病较轻,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以至旬余,病猪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慢性型:
  
  分为心内膜炎型、关节炎型和皮肤坏死型,一般由败血型、疹块型或隐形感染转变而来,临床常见的皮肤坏死型较多。约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详解让全世界都防不胜防的猪丹毒
图为肾脏淤血肿大
  
  剖检变化
  
  急性型胃底及幽门部勃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小点出血;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肾淤血、肿大,有“大紫肾”之称;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肺脏淤血、水肿。肺脏淤血、出血、肿大,心内外膜出血,脾脏肿大,柔软,胃底部粘膜弥漫性出血。
  
  处理措施
  
  1、母猪、仔猪治疗
  
  红斑丹毒丝菌对青霉素非常敏感。急性病例可用速效青霉素治疗,一天两次,连续三天。或者也可以采用长效青霉素(需注意该剂型的药效持续时间),一次性治疗,覆盖48小时,之后也可再来一次。
  
  用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每10公斤体重1ml(300000iu/ml);也可在饲料中添加200g/吨青霉素V,连续10-14天。这种方式不仅作为预防性用药非常有效,还可以在大范围爆发的情况下作治疗之用。四环素也有效果。
 
详解让全世界都防不胜防的猪丹毒
图为皮肤疹块
  
  2、断奶猪、生长猪治疗
  
  本病首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患畜为急性发病,应采用短效青霉素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长效青霉素。临床上用药24小时后病畜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病猪数目较多,则有必要对易感群体进行全群注射治疗。可先采用饮水用药,再继以饲料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V200g/吨或四环素500g/吨。青霉素V还可以用在疾病即将爆发时作预防性投药。
  
  如果肥育猪当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则应在不同批次之间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
  
  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8周龄一次,最好10~12周龄再来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种,因为母源抗体会影响接种效果。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