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高建华教授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到中国为规模化猪场做技术服务,对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有着非常深的理解。高教授通过对多家规模化猪场的现场观察和疾病背景解析,认为法系猪对蓝耳病有较好的基因抗性。针对蓝耳病的防控,高教授给出如下建议。
1. 淘汰猪群带毒猪,增强种猪群蓝耳抗性
猪群首次爆发蓝耳病后,不同个体对于蓝耳病毒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每头猪遗传性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抵抗猪、易感猪和带毒猪。形象点说,如图 26 所示,我们的猪群可以比作一个西瓜,当其遭受蓝耳病毒侵袭后会表现出 3 种颜色:绿色部分对蓝耳病毒天生有抵抗力,这部分猪在遭受蓝耳病毒攻击后很快康复;红色部分为蓝耳病病毒易感猪,这部分猪在遭受蓝耳病毒攻击后呈现高病毒血症,发病甚至死亡;而中间橙色部分,代表对蓝耳病毒免疫耐受的猪,在遭受蓝耳病毒攻击后发病,但始终不能够恢复到感染前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猪,即体内带毒的猪。
图 26. 农场猪群感染蓝耳后的西瓜理论
目前,不同蓝耳分离株会引起不同的结果。如下图 27 所示,对于已经感染过蓝耳病毒的农场,如果有强毒株进入,那么农场的结局和首次爆发一样;如果与之前毒株同源差异较大的毒株进入,那么农场也会出现蓝耳爆发,只是感染程度低于强毒株感染;如果与之前毒株同源较近的毒株进入,那么农场仅表现轻微的蓝耳症状,不会出现较大的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
图 27. 不同蓝耳分离株引起不同的结果
蓝耳病爆发后,如果红色和橙色部分比例不大,农场可能会选择将两部分都淘汰掉,那么这样农场的猪群都是绿色部分,对蓝耳的抗性越来越强;如果红色和橙色部分比例较大,农场可能选择只是淘汰了红色部分,橙色部分仍然留在猪群中,那么在长期活苗免疫后,橙色部分中可能有一部分会变为红色,从而猪群中又有红色易感猪。如果红色在猪群中越来越多,那么又会出现蓝耳病爆发可能。另外,由于带毒猪在应激等因素下很容易重新进入病毒血症期,造成猪场蓝耳病不稳定,因此应当找出带毒猪,减少易感基因猪只数量,增强猪群对蓝耳病的抗性。
现场如何鉴别带毒猪只,高教授给出多个指标,如注射多次疫苗后,仍然出现“病态”的母猪,所产仔猪(全部或部分)在 14、18、21 日龄发病。生产中,其实所有母猪处在相同的环境,使用同样的疫苗和药物,采食同样的饲料,但是会发现仅部分母猪表现出发病症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母猪为带毒猪,特别是在夏季热应激和霉菌毒素超标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时,这部分母猪的发病更为突显。对于这样的带毒母猪,断奶后可直接淘汰,仔猪可以分群独立饲养。
2.逐步清除核心和扩繁场蓝耳病,停止疫苗免疫
种猪场如何逐步减少蓝耳疫苗免疫,最后停止使用,高教授给出逐步进行法(如图 28):
图 28. 高教授曾祖代和祖代蓝耳病毒清除计划图
目前国内猪场普遍做法:一年内母猪进行 3-4次普免,仔猪在 10-14 日龄免疫0.5头份,应该讲处在多次普免阶段。高教授介绍了他在东南亚扩繁场的做法,成功实施兰耳病的净化可分为如下两步走。
第一步变为少量疫苗免疫阶段:后备猪 45kg 左右注射一针经典株疫苗,90kg 左右注射一针高致病性毒株疫苗(泰国通常的做法是 45kg 注射一针欧洲型,90kg 注射一针北美型),在配种前脉冲式每月 14 天爱乐新给药,血清检测为阴性后进入经产群;怀孕期脉冲式给药,每月 10 天;哺乳期则全程使用爱乐新;母猪在断奶时注射一针弱毒苗,每年 1-6 月份注射一针经典毒株疫苗,7-12 月份注射一针高致病性毒株疫苗。
第二步变为不使用疫苗免疫阶段:后备猪在45kg 时注射一针经典株疫苗,90-100kg 时注射一针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在配种前脉冲式每月 14 天爱乐新给药,血清检测为阴性后进入经产群;此时母猪群已经转为蓝耳阴性,公猪和母猪群都不再使用疫苗,仅在母猪哺乳料中添加爱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