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末,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被发现以后;它与磺胺类药物1:5联合使用,使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大幅增强、治疗范围有了一定的扩大。所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尽管一些新的安全性高的、治疗效果好的大量新抗生素被不断开发出来,但是磺胺类药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作用机制与抗菌谱的药物,仍然是一类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在发挥着它应有的独特价值。
在科技创新提高其敏感率、功效和治疗范围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搞清其造成畜禽肾肿肾结石的机理和原因,从而在实际药物制剂生产与临床应用中,进行改进与规避。所以,为了探究与说明这个原因,我们以一例临床接触到的病例分析,来说明如何从用药技术方面,规避磺胺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作用。
上个月去一个猪场,发现一例育肥猪前期弓形体感染,治疗后期出现严重肾结石的病例。通过询问流行病学方面的情况与用药史,以及对猪群的观察、死猪剖检、病理切片镜检、病原分析等没有发现异常。
后来无意之中发现墙角的药物包装袋。仔细检查后发现,有十几个、1Kg包装的饲料添加剂包装袋,看其使用说明是改善肠道功能紊乱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产品。然而,这个产品,因为养殖户认为不是药,认为是保健品,再我们询问其猪群用药史时,他没有说。后来,通过我们实验室化验分析和咨询厂家产品实际配方里的成分组成,确定里面有15%的维生素C。
于是,我们让养殖者停用该饲料添加剂产品,改换不含维生素C的饲料;并暂时停用磺胺药产品,给猪群充分饮水。猪群精神、粪便与采食逐渐恢复正常。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维生素C属于酸性药物,可是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形成结晶磺胺,它形成的结晶磺胺在肾小管、输尿管系统里析出、沉淀,进而形成泌尿系统结石,致使猪群无尿或少尿。这时,若再有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会造成肾出血、红肿,临床会看到猪群尿血、尿白等较为严重的病理特征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