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
诊断正确,了解药理;适时治疗,对症下药。
(二)剂量准确,疗程要足
1. 剂量过小无效,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
2. 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量亦不同。
如链霉素用于治疗传染性鼻炎是剂量特别大,而用于其他疾病的剂量就特别小。
3. 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剂量也不一样。
如口服用药比注射用药剂量大,因口服吸收率比注射低。
4. 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鸡传染性鼻炎,疗程不少于7天,以防复发。
(三)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及药物稳定性和水质
1. 饮水给药浓度要低于拌料给药的一半。
2. 给药前适当断水(不超过1小时),有利于提高效果;强力霉素、氨苄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小时,然后在1-2小时内饮完。
(四)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免拌药不均匀,发生中毒
(五)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
(六)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马杜霉素正常用量为5PPM,超过6PPM影响食欲,超过7PPM时发生中毒。
(七)注意交替或间隔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八)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决定上市前休药期,以免产生药物残留。
(九)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每天给药次数
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如恩诺沙星,全天的药物可一次投给;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按推荐的间隔给药,如每天一次或二次。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阿莫西林、每日必须2-3次给药或全天给药。
(十)了解商品料中药物的添加情况,防止重复用药,增加毒性。
(十一)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
1. 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药、甲砜霉素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
2. 妊娠期、哺乳期慎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因可通过胎盘、乳腺吸收而影响新生物发育,甚至致畸。
3. 泌乳动物使用青霉素后,人用乳制品可引起敏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