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我省小麦不完善粒偏高问题突出。 7月26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小麦临储,尽可能减少农民因灾损失,维护农民种粮利益。
省粮食局副局长许维彬介绍,按规定国家托市收购要求不完善粒在10%以内,超过的只能走市场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夏收以来小麦行情走低,交易不活跃。大量超标小麦入市,不但销售难,而且价格低,农民利益受损。为此,省政府决定启动省级临储,向合肥、蚌埠等10市主产区首批安排50万吨收储计划,主要针对不完善粒在10%至20%的小麦。
临储方案明确,不完善粒在10%至15%(含15%)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1.10元/斤,不完善粒在15%至20%(不含15%,含20%)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1.05元/斤。在水分和杂质以及不完善粒增扣量标准上,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不完善粒在10%至20%之间的小麦,价格在0.75元至0.9元每斤。临储启动后必然有效拉动市场价格。 ”许维彬表示。
根据临储实施方案,临储实施的地区为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10市,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合肥、马鞍山市。 “临时收储小麦收购计划100万吨,首批启动50万吨。 ”许维彬介绍,方案明确从7月26日启动至8月31日结束,“时间很宽裕,完全可以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
优先面向农户、种粮大户收购,确保惠农政策真正惠农
省级临时储备政策是省一级应对农民售粮难题,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托底政策。“一般情况下,在粮食质量问题突出,达不到国家托市收购标准现象较为普遍时,临储就会启动。 ”许维彬说,去年我省历史上首次启动,今年则是第二次,均因为小麦不完善粒超标问题突出。
“启动省级临储,也是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举措。 ”许维彬表示,《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稳定粮食生产,要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夏收以来,安徽省出台多项措施,加强服务畅通农民售粮渠道。截至7月25日,全省已收购小麦678万吨,但农民手中仍有余粮待售,且很多为超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