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政策市”与“市场市”较量较为激烈,其价格整体经历了下跌—疯涨—冲高回落的过程,波动相对频繁。一方面,东北临储玉米以创下天量收购量而完美收官,随之“去库存”压力日渐显现。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相反溢价成交现象普遍。同时,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不但成为市场独立“风景线”,并带动其它产销区玉米价格走强。只是好景不长,6月下旬,随着政策性粮源不断投放,市场主体采购心理渐趋理性,至此,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涨势开始松动,尤其是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冲高回落,其他产销区玉米价格趋于平稳。
一、市场行情回顾
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涨跌互现,波动相对频繁。具体来看:4月上旬,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弱势下行。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继续稳步推进,对市场价格底部支撑作用不减;另一方面,随着备春耕生产活动展开,主产区迎来最后一波农户售粮小高峰,市场供给压力逐渐显现。此外,北方港口购销清淡,大部分企业已停收。而南方港口进口玉米大量到港,玉米库存量进一步上升,对国产玉米价格有所压制;4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略显分化。其中东北产区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涨跌互现。而华北玉米价格“碎步式”上涨,尤其是深加工企业较为密集的山东省,山东、河北地区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陆续站上1700元/吨的水平。一方面,这与华北产区一度降水不利于农民卖粮有关,另一方面,前期市场超跌,农户、企业库存极低,部分用粮企业开始预感政府秋粮上市前控盘积极备货优质玉米有关。南北港口玉米表现也较为“抢眼”,其价格因本地粮源已经见底,玉米库存持续下降及贸易商出现一定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而双双上扬。4月下旬,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基本结束,玉米价格整体小幅波动。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因倒流速度放缓及深加工企业库存不同而涨跌互现;南北港口玉米市场购销清淡,其价格稳中有落。
截止4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730、1700、1730,分别较月初下跌40、上涨50、下跌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较月初下跌80、60、80。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较月初下跌100,出库平均价1860,较月初下跌40。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25,较月初下跌75;出库平均价1900,较月初下跌80。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1700、1710、1680,分别与月初持平、下跌10、持平。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60,理论平仓价1910-1940,较月初上涨20-4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1920-1940元/吨,较月初下跌1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1810,较月初下跌70;福建福州2010,较月初上涨20。
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区域性分化特征较为明显。具体来看:5月上旬,伴随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的正式结束,东北轮换玉米重新批量出库,国内市场呈现“东北承压、华北显强”的特征,特别是“五一”后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一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5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略显波动,其中华北玉米价格局部小涨,东北产区在我省地储玉米拍卖出库下表现震荡。北方港口玉米贸易活动几乎停滞,轮换玉米逐步占据市场主流。与此同时,我国南方市场对于玉米需求量则保持较低水平,因近月进口谷物大量抵港,对国内玉米需求减弱,玉米价格弱势承压。5月下旬,可以说是国内玉米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国家控盘”与“市场博弈”的一个序幕,东北产区轮换玉米流通主导市场节奏,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并未对市场造成明显不利冲击;华北地区玉米市场在临储玉米投放滞缓,本地余粮水平明显下降,农户或主动或被动惜售的影响,价格再度出现反弹;同时,今年国家首次公开拍卖超期储存和蓆茓玉米于5月27日如期举行。从拍卖底价来看,此轮拍卖实行不同地区不同定价,整体定价水平高于此前定向销售1300元/吨(仅五家国有深加工企业参与)的策略,“国家控盘”特征明显。
截止5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650、1660、1680,分别较月初下跌80、40、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与月初持平。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860,与月初持平。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40,较月初上涨15;出库平均价1900,与月初持平。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1771、1752、1730,较月初分别上涨31、32、30。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30-1850,理论平仓价1850-1870,较月初下跌5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产优质玉米成交价1880-1900,较月初下跌20-3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1850,较月初上涨20;福建福州1970,较月初下跌40。
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保持强势运行。同时,“拍卖”、“疯涨”以及“替代”成为国市场的关键词。具体来看:6月上旬,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相反溢价成交现象普遍。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6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首现”普涨行情,玉米价格上行地区不仅限于华北,东北、南方销区相继出现涨价现象,其中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截止6月中旬,累计涨幅已逼近400元/吨,大有重复2014年夏秋之交玉米价格报复性反弹600元/吨之势。其中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持续领涨并重返“1”元时代,这既有今年东北临储玉米天量收购之因,也有终端市场过度看跌情绪下库存降至极值之故,更与今年国家泄库屡屡推迟及农民手中余粮基本见底有关。同时,临储玉米拍卖依旧如火如荼,与之同步展开的小麦饲用情况以及国家后续临储玉米投放量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6月下旬,国内超期储存玉米定向拍卖热情有所降温,尤其是之前溢价成交的华北产区“疯狂”不见,其成交均价多数下跌。与此同时,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也开始冲高回落。不难看出,市场粮源供应有所增加情况下,市场主体采购心理渐趋理性,市场“风险”模式同步开启。
截止6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630、1650、1700,分别较月初下跌20、持平、下跌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与月初持平。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860,与月初持平。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4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900,与月初持平。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2011、1998、1980,较月初分别上涨225、238、250。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50-1900,较月初上涨50-100;理论平仓价1950-1970,较月初上涨10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160-2180元/吨,较月初上涨150-20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2060,福建福州2170,均较月初上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