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库存究竟有多少?
【玉米库存创历史新高】2008年-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由1.66亿吨增长至2.25亿吨,增长了35.5%,播种面积由4.48亿亩增长至5.72亿亩,增长了27.6%。从BOABC监测显示,2015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大量饲料粮进口导致国内玉米饲料消费下滑,但是国家超期储备粮食出库,工业消费增长明显,总体消费为历史次高水平,期末库存为历史最高水平。另据时代周报报道,自2008年国家在东北、内蒙古地区实施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后,玉米库存逐年上升,目前已高达2.6亿吨左右,远超国内玉米一年的消费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2.24亿吨,较上年增加893.4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图为中国玉米年度面积与产量)
【1年库存成本费高达650亿】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玉米库存将达到2.6亿吨,接近粮食总库存的一半,这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库存就要占到近90%。这种“堰塞湖式”的库存量将给国内玉米市场带来巨大下行压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高达250元左右,按此计算,目前2.6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就高达650亿元。(图为中国玉米年末库存量以及安全系数)
【玉米价格下跌压力山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预计,今年玉米产量为2.19亿吨,玉米供过于求还是比较严重,玉米结余量3500万吨-4000万吨,预计供应过剩至少有3700万吨。国内外都是增产态势,玉米价格下行仍然将是主要大趋势。10月9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9月下旬国内玉米每吨价格为1678元,较9月上旬的1825元下跌8%。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国内玉米均价为1673.75元/吨,已跌至近10年里的最低点,同比跌幅达16.83%。
为何玉米产能严重过剩?
【玉米库存偏多有三大原因】为何玉米产能会严重过剩呢?今年4月,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指出玉米库存偏多的三个原因:
一是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是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消费需求不足。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玉米食用的需求下降,深加工用量减少,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生产发展速度。
三是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比较多。
【临储政策刺激】据时代周报报道,如此庞大的库存,缘起于粮食管理体制。2005年,国家开始对水稻实行托市收购。2006年,对小麦实行托市收购。2008年后,国家对玉米在东北地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与最低收购价收购类似,均可划分至托市收购的范围之内。执行临储收购政策后,因为效益明显且稳定,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第9次连增,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跃居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截至今年4月底,2015/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结束,尽管国家已经将每斤的收购价格调低了0.12元至1元,但玉米的临储收购量仍旧创纪录地突破了1.2亿吨。
【收购改革在即】巨大的玉米国储库存,不仅带来财政资金负担,同时也在消耗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用。今年是玉米托市收购改革的第一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宣布,将取消东北四省区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转而实施种植补贴政策。这被外界视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瓶颈的一次关键探索。玉米收储的改革经验,将为稻谷、小麦的收储变革探路。
如何化解玉米去库存压力?
【玉米收储取消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始自2008年,初衷是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至此,玉米收储取消保护价被认为是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
【国储拍卖】面对庞大的玉米库存,从5月27日起,国家粮食局启动了今年的玉米拍卖。但拍卖结果显示,市场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少。今年9月,中储粮开始向市场投放2014年产的临储玉米,但随着2016年秋季收割的新玉米流入市场,用粮企业对玉米拍卖的关注度降低,拍卖成交量逐渐下滑。据《华尔街日报》,过去八周拍卖的1250万吨国储玉米中仅有1.8%售出。
【调整种植结构】此外,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倒挂严重,出现了华北玉米大规模倒流到东北腹地的反常现象。农业部玉米全产业链预警分析师冯利臣表示,一方面要缓解收储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农业部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调减5000万亩以上,今年计划调减1000万亩以上。主要是适当调减玉米的非优势区,对于优势核心产区,不仅不减,还要加强产能建设,保障谷物基本自给。
【加大补贴力度】实施8年的玉米收储政策改变后,8月9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6年中央财政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的分配结果,补贴资金超300亿元,其中内蒙古约为66亿元,辽宁约为46亿元,吉林约为73亿元,黑龙江约为116亿元。补贴发放的程序是,先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市),再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玉米实际种植者手中。
处在后临储时代,怎样做好政策的过渡,怎样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博弈中找准平衡点,怎样维持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和农民持续增收将是对我们的考验。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工具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同时,市场化收购不等于政府“大撒把”,在发挥好市场作用的同时,在组织引导、产业扶持等方面有所作为,落实好补贴资金,才能保障好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