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饲料总产量20009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猪料产量8 343.6万吨,同比下降3.2%,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出现猪料增速“跑输”饲料总量增速。
这是否宣告,中国猪料市场将告别高速增长?
养猪业怎么了?
在中国政府看来,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所以“十三五”期间,中国养猪业的政策主导方向是:要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争取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与中国养猪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包括《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规范》等。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猪,来达到两大目的:一是加强环保,二是保障安全。
中国养猪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第一大变化就是猪场拆迁扩大化。2015年猪场拆迁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省份,浙江、福建、重庆、湖南等地最突出。至2016年,畜禽禁养区开始向全国扩展,陆续有21个省市制定了时间表,把2017年底作为截止期限。对于禁养区的猪场,基本上采取“一刀切”的手段,要求彻底搬迁拆除完毕。
第二个变化是养猪产业格局调整,这个话题用四个字就能够概括:“南压北扩”,京津冀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加强实施生猪污染治理,华南、华中、华东养猪比重下降,东北、华北、西南稳步上升。具体表现为: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由环境容量低的地区向环境容量高的地区,由资源贫瘠地区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
据农业部预计,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将达到7.20亿头,至2025年出栏7.41亿头,复合增速约为1.62%,至2025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年出栏万头猪场)养殖比重将达到16%。
换句话说,中国养猪业还有增量空间,但增速放缓基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应地,中国猪料市场正式进入调整时期,但机遇大于挑战,无疑是针对这一基本态势的战略判断。
养殖主体是什么?
从数量来看,中小规模猪场这一群体依然庞大,有4500多万。在环保政策收紧及猪价波动剧烈的情况下,2015年就有500万中小猪场淘汰。“十三五”期间,中国养猪业加速整合,提质增效,是一个完全可以预判的趋势。
养得不好的退出去,养得好的留下来,这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自由竞争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但如果片面理解为“一体化大型养猪企业才代表未来”或者“中小规模猪场终将消亡”,那是危言耸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立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更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缺少超大型集约化农场的土地条件,而且规模越大,环保压力越大,突破不了这两个瓶颈,不可能无休止地发展下去。欧洲90%以上的猪肉都是由200-300头母猪这种群体提供的,这一点跟我国的现状更接近。
我国的家庭农场多为一对夫妻打理,规模大一点再加1-2位工人,责任心很强,工作效率很高,养猪产生的粪肥也是就近循环利用,目前最需要补上的一块短板就是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养殖效率,进而降低养殖成本,来化解生存劣势。
我搜集的一个数据可以印证这个判断:2015年全国生猪出栏70,825万头,大约有3200万头生猪来自一体化养殖企业,占比仅4%-5%。在今年猪价高位运行的刺激下,很多一体化养殖企业陆续发布了“养猪大计”,未来出栏量肯定还会增长,即便如此,到2025年也不太可能会超过2亿头的规模,至少还有5-6亿头生猪主要依赖家庭农场来提供。
中国养猪业的集约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中国猪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低成本、高效率。而一体化养殖企业与家庭农场并存的局面,也将推动猪料需求的分化,影响中国猪料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