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芝商所(CME Group)旗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交投最为活跃的12月合约价格在7月累计下跌超过16%。但分析人士指出,美豆产区天气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缺少实质威胁的天气预报正在打压市场做多情绪。
“天气市”是基本面预期反应。从行情上看,2016年上半年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4月上旬以前,大连豆粕期货大体运行在每吨2400元以下,4月12日以后,波段重心不断上移,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基本面有饲料需求的好转,技术面有资金的支撑。豆粕主力自4月中旬的每吨2330元,到6月28日最高涨至每吨3425元,涨幅达到47%。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新一期月度供需报告,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美国2016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8368.8万英亩,虽然创下纪录高点,但低于市场此前预估的8383.4万英亩。3月预估为8223.6万英亩。另外,美国6月1日当季大豆库存为869925亿蒲式耳,创纪录第三高水准,市场预估为8.29亿蒲式耳,去年同期为6.27068亿蒲式耳。
预估背后是天气的变化。南华期货分析师刘冰欣认为,美豆现在处于8年来生长最好的时候,目前美豆种植区天气不会对美豆生长造成不利影响,7月、8月为大豆生长关键期,如果干旱持续到8月中旬,可能对大豆单产产生影响,后期“拉尼娜”炒作还存在空间,但所留时间不多。
另外,今年6月底以来,中国强降雨天气仍在继续,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养殖业严重受挫,特别是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业受损严重,饲料需求短期很难恢复,也严重影响了菜粕、豆粕销量,导致“双粕”价格下跌。
天气炒作情绪迅速降温。业内人士表示,美豆产区天气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缺少实质威胁的天气预报正在打压市场做多情绪。
中投期货研究员于瑞光表示,目前美豆单产仍有上调空间,美豆实现历史高位产量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届时,全球市场因阿根廷大豆减产造成的供应紧张状况也将明显缓解。在美豆市场缺少新的提振下,基金的离场压力明显增加,美豆处于调整周期,不断向下寻找支撑。
于瑞光指出,国内需求因素尚无法有效提振豆类市场。临储大豆进入拍卖周期,每周数十万吨的投放量将明显缓解国内供应偏紧局面,而较低的拍卖价格也拉低大豆市场的价格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