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拍卖启动时间一再延迟,产区大豆库存见底,加之港口分销豆流向检查提振国产豆食用需求,国产豆供需由松转紧。当前东北主产区食用豆收购价格已由4月初的3500~3600元/吨上涨至4080~4200元/吨,其间油用豆收购价格上涨500~600元/吨。尤其在7月以来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出现回调的情况下,国产豆价格继续上涨,凸显了国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
临储大豆首拍成交300386吨,成交率达99.74%。其中2010年大豆12.04万吨,全部成交,2012年大豆18.08万吨,成交率99.56%。较高的成交率说明拍卖底价和市场价充分接轨,成交均价明显高于拍卖底价,说明存在一定的抢购效应。由于今年临储大豆拍卖屡屡延后,市场交易主体担心拍卖次数和数量有限,因此在拍卖初期,加价抢购以锁定供应,成交均价和成交率高企也就不足为怪。
回顾2014年上一轮临储大豆去库存,当时拍卖从5月中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累计拍卖了21次,拍卖投放量为725万吨,成交量为248万吨。
随着拍卖的持续,成交率由首次的92.05%逐渐下降至最后一次的5.46%。如果本轮大豆拍卖持续举行,拍卖成交率也可能会逐步下滑。
本轮大豆去库存一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预计到9月底结束,按照每周30万吨的拍卖节奏,到9月底仅有13次拍卖,本轮拍卖累计投放量将达到390万吨。如果拍卖持续且拍卖底价合适,预计会有不超过200万吨国产大豆流入市场。在此期间,8~9月关内新豆将会分批次上市,其中湖北早豆将在7月底上市,中晚豆将在8月中旬上市,安徽、河南豆9月上市。据市场机构调研统计,今年关内大豆种植面积普遍增加,增幅预计在10%~20%左右,7月以来的降雨导致湖北早豆上市期适当延后,但对大豆单产的影响不大,因此后期关内新豆上市后的供应压力将会大于往年,临储大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临储大豆拍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本次大豆拍卖标的未见2011年产大豆。由于2011年产临储大豆仍有220万吨,如此大的库存量却未出现在拍卖清单中,却直接拍卖2012年产大豆,不免让人心生疑惑。
市场传言2011年产临储大豆转为央储,如果传言属实,国产大豆的去库存压力也将会大大降低。二是2012年产临储大豆仅有81万吨,拍卖完2012年产大豆后,2013年产大豆是否继续拍卖?拍卖底价是否调整?综合看来,今年临储大豆拍卖延后导致去库存周期短于往年,加之后期面临的新豆供应冲击大于往年,预计去库存效果将不及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