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种猪 > 种猪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正确组织配种批和母猪淘汰

来源: 天猪科技   2015-07-22 16:39:41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我国养猪业发展已有三十多年,整体的养猪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原来处在相同地区、有着相似经营条件的不同养猪企业的进步程度却是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养猪企业发展十分迅速,而有的却发展很慢甚至濒临倒闭?为什么有的企业疾病频发,而有的企业却连续多年都没有发生过蓝耳病?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些养猪成功的企业是否使用了一些不同的关键技术?观之当今快速发展的养猪业,通过对行业最关键成功要素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些更为成功的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运用了更多的先进生产方法和技术(比如新式猪舍、精准营养、关键的场内选育方法等等),在管理科学上,把行业中最成功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采用的这些关键技术称作“行业的技术前沿”。


  随着养猪业的设施、流程和管理越来越现代化,人们更加关注于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获取效益。生产效益的提高与源头的母猪群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如何提高母猪的配种分娩率无疑是最核心的因素。影响配种分娩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两个关键的措施是:正确地及时组成配种批并淘汰低效母猪。


  母猪的配种批是指在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按照既定生产节律(两个母猪配种批次间的时间间隔,如7天,28天等)在一个较短时间内集中配种的一批母猪,主要目的是实现分娩单元按照规划的哺乳期全进全出。


  正确及时的淘汰母猪在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是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的,除去种猪场选育的淘汰,更为重要的是要淘汰繁殖力低的母猪,从而不断改善整个母猪群的繁殖效率,降低母猪群的非生产天数。我国很多猪场在实际生产中对母猪淘汰规范尚重视不够,常见有不少母猪不断消耗了饲料,却没有有效地生产仔猪。本文重点从配种批的组成和母猪淘汰这两个方面出发,来探究如何提高母猪的配种分娩率。


   1 配种批组成


  在连续生产的现代化母猪场中,保持猪群健康、控制疾病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实行分娩单元的全进全出,即在两个母猪分娩批次之间,对一套或多套分娩单元(相同的换气空间)的母猪按照设定的最长哺乳天数(如最长14天,21天,28天,35天)后,同天断奶,然后尽快同期进行彻底的清扫、水洗、消毒、空置,紧接着再整批转入下一批次的待产母猪。


  母猪的妊娠期相对较为固定,由于个体差异和大群生产的操作记录差异,我们通常把现代母猪的妊娠期定义为情期首次配种后110~120天,均值115天。根据母猪平均21天的发情周期,同时又便于根据星期安排工作,多数猪场都是按照7天或7天的倍数来安排配种和分娩周期。如果要实现全进全出同时留出5天以上的空/洗/消时间,按照4周时间安排分娩批次的最长哺乳期为21天,而平均哺乳期实际只有17.5天左右。类似地,5周时间的分娩批次平均哺乳期约为23.5天。


  由于平均妊娠期数值115不是7的整倍数,若要保证母猪能批次全进全出地连续生产,就必需十分严格、合理地规划筹组配种批,确保较高的批次配种分娩率。


  连续生产中的母猪群,每个配种批的母猪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 本批断奶母猪。如按周组织生产,小型母猪场通常每周断奶1(单元)批,而较大的母猪场(如2500头母猪以上),则通常分为两个断奶批次,如分别于周二、周四断奶。健康状态较好的母猪群,断奶后7天内能够发情配种的断奶母猪的比例可达到9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母猪在断奶后3天内很少会发情,所谓断奶后7天发情配种率,实际配种时间只有4天,要达到90%以上的配种率并不容易。根据下文母猪淘汰的标准,断奶时需要选择淘汰,这个断奶批的母猪能够留下来发情并配种的比率,通常只有不到断奶头数的90%。由此可见,批次断奶后前3天配种的往往是以下几类而不是本批断奶的母猪。断奶经产母猪的配种分娩率是计算补充后备母猪头数的重要依据。


  2) 上批断奶7天内未能发情而延至本周批发情的母猪。


  3) 前几个配种批中在本周返情的母猪。


  4) 本周发情且计划于本周配种的后备母猪。需要注意的是,后备母猪的补充头数需要关注本场后备母猪配种分娩率的不同。除了4)中后备母猪可根据初情日期安排出本周配种头数之外,组成配种批时,1)、2)、3)的头数,通常是根据猪场历史记录的比例制订在配种批中的头数。


   2 母猪的淘汰标准


  及时并准确地淘汰低效的母猪,是提高母猪群繁殖力的核心技术。繁殖力低下而被淘汰的母猪在可操作性方面,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的)是繁殖性原因导致的主动淘汰;另一类是非繁殖性原因造成的被动淘汰。主动淘汰主要是为了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妊娠-哺乳)天数,减少产仔数低的个体;而被动淘汰的部分则通常是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维持妊娠和哺乳的个体。


  母猪淘汰的时机主要集中在发情鉴定时、妊娠鉴定时和断奶时。非妊娠和哺乳的母猪必须及时清除出繁殖群,否则造成母猪非生产天数的积累,消耗大量的资源,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何谓低繁殖力的母猪? 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界定? 在我国现代化养猪的初期并没有一个明确概念,很大程度上都是凭借经验。好在多年、大群体的生产数据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决策的依据。


  2.1 繁殖性原因的主动淘汰


  依据“标准”淘汰低繁殖力的母猪是通过淘汰提高分娩率、产仔数的主要措施。其中最重要的类型包括:


  2.1.1 高胎龄母猪


  平均窝产活产仔数随胎龄增加,开始不可逆地降低。不可否认,留下来的7胎以上母猪配种后通常返情较少,配种分娩率尚可,不少的猪场配种员不愿淘汰7胎以上甚至10胎以上的母猪。然而,每配种100
头这些高胎母猪所产的活仔数,则远不及胎龄低的母猪群。我们真正关注的是,每生产100头合格断奶仔猪所投入的母猪更新成本。


  2.1.2 连续两胎产活仔数少的母猪


  淘汰连续两胎的窝产健仔数活仔数少于7头(有的定为8头)的母猪。也会有人担心,是否有些母猪遗传潜力并不差,但是如果猪场连续2胎都感染了蓝耳病/伪狂犬病,或可致使这些母猪的窝产健仔数达不到7头或8头,这时淘汰母猪似乎不合理。然而,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相同抗原性的蓝耳病病毒,几乎不会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重新感染,遗传高产的母猪连续2窝分娩数不足7/8头是小概率事件。


  2.1.3 连续两个情期配种后未孕返情的母猪


  无论是断奶后的母猪还是新进群的后备母猪,若连续2个情期配种后都未孕,就需要严格处理,淘汰。这种情形,母猪配种后经过了2个情期,即至少42天的时间,再加上第2次配种后再等到妊娠鉴定时,通常已经过了50天以上的非生产天数,严重浪费繁殖猪群的资源,通常直接淘汰。试验证明,这些母猪通常生理/病理性不育,等更长时间无益。


  2.1.4 流产后再配不孕的母猪


  因为蓝耳病、伪狂犬等造成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导致的母猪自然流产,通常会间隔1个情期再进行配种,若还没配上则淘汰。


  2.1.5 返情延迟的母猪


  断奶后7天内没有发情且延至下周发情的,建议仍然按照2个情期不孕再淘汰的标准实行。断奶后20天没有发情的母猪,通常会使用激素处理。做法是在断奶后2 0天若无发情迹象,立即注射1次前列腺素(按体重确定计量),24小时后再注射1次PG600,5天后还未发情的母猪也要归为淘汰母猪。肌注激素后发情配种23天后,妊检未孕则直接淘汰。注意,如果一个母猪场,断奶母猪出现过多过分消瘦(体重损失超过分娩后当时体重的10%)的,需要尽快检查是否泌乳期间营养摄入不足而造成不发情,此时断奶后即便发情也延长1个情期不配,可以改善母猪体况;如果下个情期依旧没有配上再进入淘汰母猪群。


  2.1.6 后备母猪


  现代母猪场一般是批次引进-驯化后备母猪。每批已经达到体成熟(体重在100kg以上)、无肢蹄/乳头/外阴缺陷的,经公猪直接接触28天期间,至少有过1次明显的发情的后备母猪,在第2次、第3次发情时往往会有10%~20%配不上。这时需通过激素刺激其发情,做法同处理返情延迟的母猪一样,将前列腺素和PG600复合使用,若7天后仍无发情,则按规定淘汰。


  2.2 非繁殖性原因的被动淘汰标准


  1)因肢蹄病、外伤、突然死亡等需要淘汰的母猪,这一类年度淘汰通常占母猪平均存栏的2%。


  2)没有重大疾病的死亡(主要集中于关节炎支原体、猪丹毒、链球菌感染、猪痢疾及出血性肠病综合征等)导致的母猪淘汰。


  3)疾病暴发状态下母猪的淘汰:蓝耳病感染的怀孕母猪因其散毒时间较短,在下1胎配种时体内往往有抗体,一般不淘汰;伪狂犬发病时,若有合适、大量的后备母猪,可适当增加淘汰量;猪群在暴发口蹄疫时,5胎及以上的母猪坚决淘汰,5胎以下若发病后没有死亡,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淘汰;感染流行性腹泻的母猪发病期较短,无需淘汰。


  3 综述


  通过合理组织配种批、及时淘汰低繁殖力的母猪,再加上良好的饲喂/营养管理,配种分娩率通常达到90%以上并不困难。猪场动力网小编提醒您按照这个方法严格执行,猪场每年的母猪淘汰率/更新率可能要达到50%以上,但是会帮助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高繁殖力母猪群,高的淘汰率的背后是每生产1头断奶仔猪的母猪更新成本在降低,反而减少了母猪的更新成本,提高了猪场的效益。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