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种在种猪和畜牧产业的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
第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遗传学和育种方法,通过品种选育,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育种是最基础的发动机,也引领、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营养、饲养工艺、环境工程等,这些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有育种工作的推动,因为育种水平的提高需要新的研究水平,牵引生态系统发展,饲料供应、环境工程才会不断的发展。第三,种猪性能的不断提高,满足了世界对肉品的需求,也使我们能够以比较低廉的价位满足较大需求。
世界的种猪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从50年代开始,猪的生长速度得到较大提高,产仔数也得到非常大的进展。2000年-2010年,种猪的生产速度、背膘等繁殖性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也使养猪场的养殖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过去10年,国外种猪产仔数平均增长幅度为2.1%,每年母猪的生长性能以2%的速度在提高,表明育种技术在提高。而国内种猪也有很多变化,很多种猪场已经意识到种猪的价值在于遗传性能,而不在于价格,国内猪场买种猪的时候把性能放在第一位,而非价值。
二、国外育种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五点:其一是育种核心群规模大,其二是大规模开展规范细致的性能测定,其三是育种目标明确,其四是育种组织完善高效,最后是先进育种技术的应用。
国外种猪业之所以能够拥有高的生产水平并不断取得遗传进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育种核心群规模大 (联合育种体系);二是大规模开展规范细致的性能测定,积累大量数据;三是育种目标明确,育种方案适应猪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育种公司每3—5年就调整一次育种目标,不断去适应市场;四是育种组织完善高效,比如说测定、评估和繁育体系,这也是国外育种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观我国,最缺乏的就是育种种猪体系--虽说我国也有联合育种,但并没有非常紧密的育种组织;五是先进育种技术的应用,不断运用一些先进的育种技术,这也是国外育种成功的原因。
三、目前种猪公司有三种主要类型,包括:大型国际一体化公司、大型多国公司、中小型种猪公司。未来种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专业化及联合育种。
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集团化,种猪行业也会越来越集中。目前一些大的种猪公司在合并和重组,也就是说种猪行业也在不断走向专业化。1980年,美国大型育种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25%-30%,而小规模育种公司则占到了70~75%。而现在,小规模育种者的份额只有不到10%,在大规模育种公司中前三家就占据了75%。而我国有几千家种猪场,也有很多小规模种猪场,但未来10年、20年,这些小的种猪场也将会被大的种猪场所取代,大型企业将占据更大的市场。
目前种猪公司的类型有三种:大型国际一体化公司、大型多国公司、中小型种猪公司。北美不同种猪公司的商品猪份额中,PIC占45%左右的份额;在欧美,一般是6-8家知名种猪育种企业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而在我国,我们统计了几千家种猪场发现:大部分母猪场追求自我配套,但是这种情况未来也将慢慢改变,因为育种需要一定的规模以及高投入。所以说,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是种猪育种的趋势。
四、国内大部分种猪企业的发展可分四个阶段,即生产导向阶段、销售导向阶段、价值导向阶段和以消费者需求为重心的价值链阶段。
我国大部分种猪企业发展阶段的情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重心放在生产上的生产导向阶段;第二阶段,企业重心放在销售上的销售导向阶段;第三阶段:以性能水平为重心的价值导向阶段;第四阶段,以消费者需求为重心的价值链阶段。中国种猪行业目前刚刚走完第二阶段,正步入第三阶段。在此之前,我们是以销售为导向的,近几年猪场改变了认识,已经转向以性能为导向的阶段,以后可能会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对于育种企业来说,育种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育种体系,则会导致育种效率较差。在我国,育种需要相当大的群体,也需要比较高的投入,所以,联合是未来发展之路。育种的基础、平台很关键,需要在一个高水平平台运作。现代育种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需要高水平的研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