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育种行业市场现状及种猪进口情况分析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2017-06-12 16:40:08| 查看:
次
育种作为生猪养猪的基础环节,是决定企业竞争力高下的重要因素,海外生猪育种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国内以广东温氏为代表的公司化育种成为趋势,因为育种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太小不容易配套,规模大更具经济价值。
一、生猪育种行业市场现状
我国商品代肉猪以杜长大三元为主,外三元占比超过90%。 目前全球种猪5大品种,其中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个品种的养殖最为广泛。随着选育技术的发展,不同品种间通过杂交又形成了新的品系,如英国系和美国系,而其中又以欧洲系的品质最为优良。近年来,四元和五元配套系杂交猪的越来越多,相较于传统猪系,进一步提升了瘦肉率,降低了料肉比,如皮特兰的瘦肉率达到了72-73%。总体而言,高元次杂交猪的各类性状要普遍优于低元次猪,如四元配套系比三元杂交多一次杂交优势,料肉比更低。目前我国的育种技术还停留在三元杂交的基础上,与以PIC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加拿大1889 年就成立了猪育种者协会,开始对纯种猪群进行登记,管理不同猪品种的系谱数据;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对猪的胴体性状进行遗传选择,20 世纪50 年代联邦政府建立了中心测定站,1985 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遗传评估方案,是国际上最早使用BLUP法进行遗传评估方案的国家育种计划。
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猪在中国饲养,但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还未能构建先进、系统的育种体系,近15 年来我国的曾祖代种猪绝大部分来源于海外。因国外育种水平的先进性以及种猪生产性能的比较优势,从国外直接进口优质曾祖代种猪的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2015 年我国共从国外进口曾祖代种猪4442 头,分别来自法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引种企业以大型集团公司为主。
近年来,国内进口种猪选种不再以体型作为唯一的评价因素,更加注重对国外育种体系和供种单位的综合评估,包括遗传进展、种猪生产性能、种猪适应性和种猪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由此,引种国家也从以美国为主,转为从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法国等多个国家进口。
我国进口种猪数量在经历2011-2013 年的快速增长后又经历2014-2015年两轮腰斩, 据预测,2016-2017 年的种猪进口量将有所回升,原因有三:
1)2012-2013 年国内进口种猪数量为历史高点,而种猪的寿命约为2至3年,在国内未大规模形成核心育种能力的情况下,这批母猪正面临更新换代。
2)由于2013-2015 年国内生猪养殖行情低迷,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快速下降,截止2016年4 月已降至3771 万头,比2013 年底的4938 万头,下降23%。能繁母猪存栏的大幅下降导致商品猪供给减少,同时玉米价格快速下跌,2015 年4 月以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景气不断高涨,企业的引种需求呈扩大趋势。2016 年全年生猪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养殖场有较好收入和盈利的情况下,加大引种和改善猪场的意愿和能力加强。
3)2015年搁浅的种猪进口协议有望在2016 年得到落实。进口种猪抵达中国机场后需要在隔离场隔离检疫45 天。隔离场有两种,一种是国家隔离场,主要在广州、天津、上海等地;另一种是官方指定隔离场,依据《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周围环境好、离机场近的新建猪场可考虑作为进口种猪的一次性指定隔离场。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隔离场,导致进口种猪计划一般情况存在延迟。伴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新建猪场可作为隔离场使用,将显著缩短种猪的隔离期限,加速引种速度。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