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作为生猪养猪的基础环节,是决定企业竞争力高下的重要因素,海外生猪育种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国内以广东温氏为代表的公司化育种成为趋势,因为育种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太小不容易配套,规模大更具经济价值。
一、生猪育种行业市场现状
我国商品代肉猪以杜长大三元为主,外三元占比超过90%。 目前全球种猪5大品种,其中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个品种的养殖最为广泛。随着选育技术的发展,不同品种间通过杂交又形成了新的品系,如英国系和美国系,而其中又以欧洲系的品质最为优良。近年来,四元和五元配套系杂交猪的越来越多,相较于传统猪系,进一步提升了瘦肉率,降低了料肉比,如皮特兰的瘦肉率达到了72-73%。总体而言,高元次杂交猪的各类性状要普遍优于低元次猪,如四元配套系比三元杂交多一次杂交优势,料肉比更低。目前我国的育种技术还停留在三元杂交的基础上,与以PIC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加拿大1889 年就成立了猪育种者协会,开始对纯种猪群进行登记,管理不同猪品种的系谱数据;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对猪的胴体性状进行遗传选择,20 世纪50 年代联邦政府建立了中心测定站,1985 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遗传评估方案,是国际上最早使用BLUP法进行遗传评估方案的国家育种计划。
二、我国种猪进口情况
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猪在中国饲养,但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还未能构建先进、系统的育种体系,近15 年来我国的曾祖代种猪绝大部分来源于海外。因国外育种水平的先进性以及种猪生产性能的比较优势,从国外直接进口优质曾祖代种猪的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2015 年我国共从国外进口曾祖代种猪4442 头,分别来自法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引种企业以大型集团公司为主。
近年来,国内进口种猪选种不再以体型作为唯一的评价因素,更加注重对国外育种体系和供种单位的综合评估,包括遗传进展、种猪生产性能、种猪适应性和种猪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由此,引种国家也从以美国为主,转为从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法国等多个国家进口。
2)由于2013-2015 年国内生猪养殖行情低迷,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快速下降,截止2016年4 月已降至3771 万头,比2013 年底的4938 万头,下降23%。能繁母猪存栏的大幅下降导致商品猪供给减少,同时玉米价格快速下跌,2015 年4 月以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景气不断高涨,企业的引种需求呈扩大趋势。2016 年全年生猪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养殖场有较好收入和盈利的情况下,加大引种和改善猪场的意愿和能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