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环境压力加大,生猪养殖粪便污染、种养脱节问题突出,品种、高蛋白饲料过于依赖国际市场,母猪产仔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业内有许多专家表示,要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发展!
会议现场
但是规模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禾丰集团常务副总裁高全利先生认为能力胜于规模!产业化养猪,一定要做足准备方能涉足!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高总现场分享《能力胜于规模,浅谈产业化养猪的几点认知》!
禾丰集团常务副总裁高全利先生
其中,有个敏感的融资问题,针对养殖户热衷于融资的行业现象他谈及:“企业家对待政府政策和基金一定要谨慎决策。许多老板热衷于找钱融资,却忽略了能否真正有效使用好钱,误以为钱是企业目前发展的第一瓶颈,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是因为缺钱而倒闭的,倒闭时缺钱是现象,不是本质。”现在的授信融资现象频繁,呼吁诸位养殖老板理性对待!
产业化养猪怎么理解?是将各个环节叠加?叠加就必然会产生经济效益吗?高总提及:“产业化运作并不能真正保证因为减少了中间交易环节,而使利润明显增加,产业化运作往往不是能力的简单叠加,很多时候也会表现为系统能力的弱化和递减。”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是产业链运营由于个人权力与贡献的差异,利益分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如果产业链体系内出现各板块股东不同,并且股比差异大的情况,要把合作维护看得比经营管理更重要!
产业化运营,合作的好,就是优势互补,能力叠加,平台化促进,合作不好,则是疫病传播一样的崩塌,企业家必须“谨小慎微”。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下运营,产业化运营优点是减少了重复选择的困难和风险,提高了运营效率。而缺点则是一旦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危及到上下游的多个环节。
要想做好产业化运营人才必不可少,优秀的人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关卡,高总谈到:“产业化运作的成败,取决于经营管理团队的素养和可复制性,没有人才梯队作为保证,大规模运作等于是空中楼阁。”产业化运营考验的是老板的战略能力和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前者一定要看得远和透彻,后者要做的精细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