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旬猪价明显震荡风险进一步提高 逢节必跌魔咒难破

总体来看,上周生猪价格环比上涨,猪价行情好转,浙江、重庆等地猪价突破16元/公斤。上半周,受大范围降温降雪天气的持续影响,屠宰企业收猪有一定难度,居民消费也进一步增长,全国大范围地区猪价上涨。下半周,雨雪天气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北方地区杀年猪尚未开启,需求不佳,南方地区腊肉制作高峰基本结束,仅少部分延后制作腊肉,虽仍有一定需求,但对市场的支撑力度较为有限,周末猪价在经历几天相对明显的上涨后出现震荡偏弱的迹象。
预计接近下旬,节前集中出栏导致的价格明显震荡的风险也在进一步提高,逢节必跌魔咒难破,建议广大养殖户,在安排出栏的时候,尽可能的规避开1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个时间段,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仔猪价格方面,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23.03%,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30.54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上涨至31.52元/千克。受生猪价格好转影响,仔猪价格跌幅明显收窄,部分地区现小幅上涨现象。

港口方面,中储粮全面停止轮入、准备向市场拍卖消息影响,北方港口贸易商心态走弱,出货速度加快,集港量较小,收购价格小幅上调,其中锦州港周比上涨10-25元/吨;受周初北方港口价格回调影响,南方港口贸易商心态走弱,出货情绪有所增加,饲企观望心态较重,港口贸易成交量较少,但港口到货不如预期,支撑价格维持坚挺。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价格震荡偏强。东北产区铁运、船运价格相继下调导致玉米外流激增,需求端增加,贸易商及种植户惜售看涨心态依旧浓厚,由于铁路运费的下降、港口集港量的上升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直接导致深加工企业厂门到货量明显减少,玉米价格继续走高;华北黄淮产区收获期阴雨天气使新玉米产量受到较重影响,且新粮销售较往年偏快,产地可用余量较少,基层看涨心态浓,周内雨雪天气造成多处交通中断,企业到货量减少,部分厂家提价吸引上量,支撑华北玉米价格上涨。
相关新闻:国家粮食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3149万吨,同比增加1424万吨。
考虑到拍卖时间、出库速度、临近春节加工企业均有备货需求因素,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从中长期看,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国内深加工行业产能扩增明显,饲料养殖也扩大了规模,供需由严重过剩向产不足需的转变。此外临储库存已由2.36亿吨下降至1.79亿吨,政策粮库存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但因种植收益佳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下调的速度会降下来,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还将出现增加,上升幅度可能不会很大,进口替代量将增加,总的来看,2018年玉米市场仍然有望逐渐走高。
豆粕现货行情下方空间有限

盘面的疲弱走势已经在反映市场对报告的预期利空。目前美国出口不佳、巴西产量前景较好但阿根廷仍受干旱威胁的局面没有改变,全球大豆庞大供给的格局短时间也难以改变,因此中长期除非南美(阿根廷)天气出现问题影响产量,美豆仍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
据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月4日当周,美国2017-18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607,400吨;2018-19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9,000吨,当周,美国2017-18年度豆粕出口装船141,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