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生猪期货 > 正文

现实困境:生猪期货=逃出“周期劫”轮回?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08-01 11:16:42| 查看:

  “猪周期”下的行业现实困境
 
  生猪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2016年出栏量约为6.85亿头,市场规模早已过万亿元。同时,作为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占到世界生猪出栏量比重的57.46%。生猪产业链涉及饲料、防疫、屠宰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与之直接关联的企业达数万家、人员过亿。因而,生猪产业能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农业问题,其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困境:生猪期货=逃出“周期劫”轮回?
 
  但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猪价格波动剧烈且较为频繁。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的猪价格从区间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来看,形成了四个较为明显的周期,其区间价格涨幅也分别高达65%、183%、113%和83%。
 
  业内人士表示,“猪周期”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供求关系的波动。由于门槛较低,处于产业核心的生猪养殖行业此前一直以散户养殖为主,因缺乏对市场宏观走势的判断能力,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跟风问题,因此产量极不稳定,这是导致过往猪价格大幅波动的直接原因。
 
  最近的一轮猪价格高点出现在去年上半年,彼时我国生猪均价一度突破20元/公斤,于去年6月达到顶峰时的21.2元/公斤。然而,2017年以来,猪价格大“变脸”,一度跌破14元/公斤。据温氏股份近日披露的2017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预计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73.71%—77.86%。依照以往“猪周期”经验来判断,一旦确认“猪周期”来临,当前行业利润的下滑或仅是开始,在此过程中,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往往最先面临冲击,生猪养殖行业或再次面临“洗牌”。
 
  生猪养殖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建设一个年出栏2万头的养猪场资金投入约3000万元到5000万元,每头猪出栏前需要投入养殖成本约1500元。为了鼓励生猪产业发展,我国每年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但对庞大的生猪产业作用有限。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了加速扩大产能计划,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养殖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损失,对整个产业影响巨大。
 
  产业盼生猪期货助力
 
  为打破“猪周期”魔咒,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目前只能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附加值来强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如雏鹰农牧,一方面通过规模化养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向上下游产业扩张,减少企业所受到的猪价格波动影响。雏鹰农牧副董事长候五群表示,近年来该公司着力在产业链上“深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规避“猪周期”可能带来的风险,但由于缺少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企业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为解决生猪养殖者面临的“猪周期”困境,稳定养殖收益,中华联合保险曾于2015年在平顶山地区推出猪价格保险试点。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猪价格保险在平顶山地区推出后,深得当地养殖户青睐,但由于目前保险公司没有合适的风险分散渠道,且面临投保者逆选择风险,所以一直无法大面积推广。
 
  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生猪期货合约通过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可以有效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远期合约价格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走势,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避免只能根据当前现货价格高低盲目决定存栏量,减少由于“羊群效应”而引起的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同时,通过合理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上下游企业将能够有效应对猪价格的波动风险,推动行业加速升级。
 
  多年来,生猪养殖企业一直强烈呼吁生猪期货的推出。龙凤山农牧财务总监王洪波更是用“长缨在手,敢缚苍龙”一语表达了对生猪期货的期盼。分析人士表示,对实体企业来说,期货不仅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也是企业销售的另一条“腿”。在当前生猪养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生猪期货的推出将有望使整个行业逐步摆脱“猪周期”困扰,从而行稳致远。
 
  多年来一直注重“深耕”生猪研究的华信期货认为,生猪期货的上市将对“猪周期”产生显著改善作用。期货价格将对现货价格的波动产生一定“熨平”作用。同时通过期货风险规避作用的发挥,生猪养殖企业将真正可以做到安心养猪,利用期货工具来转移风险,保险公司也有了一个有效的风险分散通道,有利于猪价格保险的进一步推广。同时,稳定的猪价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因此生猪期货的推出对整个市场来说有望形成“多赢”局面。
 
  产业规模化为发展期货奠定基础
 
  由于早期我国生猪养殖以散户为主,期货合约和交割制度设计存在诸多难点。但近十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中国证券报记者本次在河南生猪产业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型养殖企业在认识水平、管理方式、生产规模、卫生条件等方面均已达到较高水平,逐渐走出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路径,这为生猪期货的上市奠定了充分基矗
 
  “全国养猪看河南”,可见河南省生猪产业的分量与代表性。据驻马店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仅驻马店市的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就已分别达518万头和715万头,占全国总量的1%。而河南养殖企业的发展状态也反映和代表着全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如龙凤山农牧、雏鹰农牧这样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已成为我国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据中国畜牧行业协会统计,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总出栏量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27%,已经提高至2016年的45%。调研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总出栏量已经由2006年297万头增加至2016年约5500万头,十年增加十余倍。2016年,排名前20位养殖企业的生猪出栏量预计达4000万头以上,市场规模约740亿元。
 
  标准化养殖为推出期货合约创造条件
 
  近年来,随着上述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多在规模化上的不断探索,生猪行业养殖标准化程度、防疫的规范化以及检验检疫的常态化方面都有了极大发展。出栏生猪个体间差异较小,大规模疫情发生概率大幅降低,为生猪期货合约和相关制度的设计创造了充分条件。
 
  随着产业发展,目前生猪的出栏及现货交易也已经有了较规范的流程和标准。按照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生猪产地检疫规则》规定,畜牧兽医部门向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派出专门驻场检疫人员,对每批出栏生猪进行检验检疫,快速尿检合格后方可出场,并现场开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以明确责任。此外,据介绍,生猪在出栏前采取10小时控食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监督检查。由于畜牧兽医部门从源头上对生猪疫情进行严格监控,大型疫情疾病控制较好,大规模爆发疫情概率较低。同时,企业所有出栏生猪在出产房时统一编号并打耳标,并将其录入追溯系统,可通过此系统查询产地、饲喂过程、用药、用料及疫苗使用情况等。通过耳标等技术手段跟踪生猪流向,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相关法规体系对事故责任认定清楚,可追溯性较好。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大型养殖场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度均较好,很少出现交易纠纷,即使出现纠纷,一般通过协商都能解决。
 
  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之下,目前生猪期货合约标准化设计和活体交割已不存在障碍,开展期货交易的现货市场条件已经具备,这也为生猪期货合约从纸上跃入现实、从方案走向实际打下了坚实基矗相信生猪期货的上市能进一步推动完善我国猪价格的形成机制,解决产业“猪周期”困扰,增加企业经营和风险管理手段,优化整个行业资源配置,促进行业规模化的进一步提升,加速产业升级。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生猪 困境 周期 猪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