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卸任的副台湾地区领导人吴敦义直指美猪开放进口等案件,是蔡英文在520上任后立即必须面对的挑战;同时,准“农委会主委”曹启鸿也在媒体上表达,开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进口,已经超越“农委会”自身的职权,是必须由“行政院”召集各部门全面考虑的台岛政策;在台湾地区申请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的谈判中,开放美国猪肉进口,似乎已经成为TPP谈判的前提之一了。
美国猪肉进口的谈判的确是立即挑战新“政府”的指标案件,处理不好,台湾又会重回多年来民粹操弄、缺乏理性辩证、公共政策决策品质粗糙且遭到政治力量扭曲的恶性循环。蔡英文以及林全“内阁”,既然已经在“行政院”与“立法院”“完全执政”,就必须越过党派利益与小团体绑架的障碍,以全民福祉最大化的高度,展现新当局带领全台向上提升的格局,这个挑战,是蔡英文“政府”最重要的起身炮、试金石。
美国猪肉、以及牛肉的进口,表面上是关系民众健康的议题,实际上过去十几年来,一直被政治化操作,沦为党派立场斗争、以及贸易保护的手段。从2003游锡堃“内阁”时期,因为美国出现狂牛症而禁止美国牛肉进口,2006年苏贞昌“内阁”任内,重新开放部分美国牛肉进口,并且公告禁止含莱克多巴胺在内等四类瘦肉精的牛肉;马英九任内扩大开放美牛进口,2012年因为美国再度出现狂牛症,当年民进党坚持“零检出”立场,占据“立法院”议场主席台五天四夜,以阻止国民党通过美牛进口案,迫使国民党“立院”党团提议召开临时会,专只审查美牛进口案,以人数优势通过。而在美国牛肉开放进口的政治攻防战中,民进党持续坚持牛猪分离的立场,坚拒含有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进口。
一向对台湾友善的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司徒文,在美牛争议的期间也曾经公开表示,以瘦肉精检出做为禁止美牛进口的争议,“是台湾实施报贸易保护的具体象征”,是台美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障碍,更阻碍了台湾地区加入TPP的期望。
然而,进行了长达13年的惨烈斗争的结果,并没有真正保护到民众健康,更未能达成保护本土产业发展的企图。实际上开放美牛进口的前后,从未具体证实因为吃到美国牛肉而导致健康问题的案件,而借由瘦肉精来禁止美国猪肉进口、意图贸易保护,也证明只是空想的幻梦。
台湾在过去十年从猪肉的出口地区,已经沦为重度仰赖海外猪肉的进口地区,2014年台湾进口猪肉4.78万公吨、去年更暴增71%,进口了8.17万公吨的猪肉,相对上,14年台湾猪肉出口仅168公吨、15年仅有222公吨,连进口量的零头都不到。正如同当年禁止美国牛肉,让澳洲与新西兰牛肉在台湾攻城略地,禁止美国猪肉的结果,是加拿大猪肉横行台湾各大超市,实际上本土猪农根本未曾从禁止美国猪肉得到产业发展的机会。
铁铮铮的事实是,过去十余年在美国牛猪进口的民粹操弄,对于民计民生没有好处,甚至对实际操弄的“立委”与政客们,除了短命的媒体曝光之外,恐怕也是毫无实益可言。可悲的是,台湾的政治人物与媒体,就在这种自我毁灭的操弄中,进行了一场集体催眠的文革式战争,这是蔡英文、林全“政府”上台之后,万万不可再重蹈覆辙的历史错误。
要保护台湾养猪产业的正道,就是提升台湾养猪产业的规模与国际竞争力,加拿大猪肉、以及等级更高的丹麦与西班牙伊比利猪肉,正是采取严格分级、确保猪肉品质稳定,从种猪、肉猪的培育、运输、屠宰等流程,步步严格监管,从国家到业者,长年以产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猪肉为目标。
建立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台湾的传统制造业与科技产业早已名扬四海,经验丰富,唯独农业部门仍然停留在原始落后的产业架构,因此,美猪是否开放的议题,对于新“政府”正好是个展现决心的试金石,新“政府”必须让全民认知“提升台湾猪肉的国际竞争力”,甚至是建立“世界第一的猪肉产业”为战略目标,推动台湾猪肉品牌的规模化与国际化,不只让民众相信台湾猪肉的品质,更要努力拓展国际市场。英文必须借着美猪开放的政策,展现世界级高度的政策思考,带领业者与民众迈向具有远景的未来。
我们不断强调,“政府”公共政策的研拟与执行,都有客观科学的数据可以评断,我们追求民主价值,也是深信借着民主开放的论证,能够选择出对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策。我们期望已经完全“执政”的新“政府”,能够提出全面兼顾民众健康、农业发展、台美关系的政策论述,不打政治斗争的小算盘、摆脱少数既得利益者的绑架,这正是美国猪肉这样的小事,赋予蔡英文“政府”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