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重庆合川,2018中国智慧养猪(合川)创新发展论坛上,千人聚集,几位行业大咖在台上侃侃而谈,一场关于智慧养殖的尖峰对话正在发生。
主持嘉宾:
金宇生物副总裁张竞女士
对话嘉宾:
勃林格大中华区动物保健负责人 Dr. Stephan Lange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彭健
天兆集团董事长 余平
金河生物副董事长 张兴明
阿里云数据智能中国区业务总经理 郑斌
特驱集团副董事长 唐健源
张竞:我们的企业家和专家经过一天的脑力激荡、思维碰撞,共话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的合作与未来。
我们来到了尖峰对话时刻,我是主持人,来自金宇生物的张竞。希望在接下来短短的四五十分钟时间里,我们经过脑力激荡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做一个好开端。
对于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的建立和进展,大家都有很多疑问和顾虑。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是在养猪行业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企业如何冲过养殖效益不高的困境?第二个是我们如何把养智慧养殖做到实处?
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彭健教授做第一个问题的分享。
一、踏踏实实做养猪人应该做的事
彭健:现在养猪行业的日子不好过,在我看来,是前几年的好日子过后,大家必须要面临的一个时期。
前几年猪价特别好,早上中国畜牧业协会李会长(李希荣)也说,我们过了三年的好日子,大家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好日子。我说何止是100年,应该是8000年来的好日子。猪的驯化从8000年前就开始了,8000年来,大家有过1头猪赚1000块钱利润的时候吗?没有吧。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现在从高峰走向低谷,是必然的过程。
这个状态的日子不好过,那日子怎么才能好过呢?如果要说的话,只有踏踏实实做养猪人应该做的事,在困难的时候把猪养好。什么是把猪养好?就是不该用的钱,坚决不要用。举个例子,大家喂养母猪都知道泌乳期的母猪采食量不好,会导致断奶猪有腹泻、体重轻等症状。饲料企业就想方设法在泌乳上花功夫,我见过往饲料里添加乳清粉的,这简直就是笑话。
我们无论是结合数据分析,还是通过实际对比,都必须抓住事情的本质。比如说母猪,要把它放在生长周期中去分析,周期的起点应该是从妊娠期开始。这时候喂养母猪的目标非常直观,就是养得不肥不瘦,这时候母猪的增重是满意的,均匀度也比较好,泌乳期的采食量就合适,断奶症就好了。母猪的采食量必须是该低的时候低,那么该高的时候才会起来。这时候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是可以节约妊娠母猪的采食量,今天我们看到的妊娠母猪是2~3公斤/天的采食量,坦白地说,这个起点非常不好。我告诉你们一个数字,有家企业在模式改变之前,母猪的采食量是305公斤,模式改变之后是276公斤,下降了30公斤。而在运用了新技术用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24公斤。224公斤和305公斤,这之间相差多少钱呢?大家试想,把不该浪费的钱节约下来,日子是不是好过得多?母猪生得多,生得均匀,成本又进一步下降。
少用钱,多长猪,就可以减少母猪的数量了。现在中国人吃猪肉的比例在减小,从66%降到62%,但还是有60%以上,这个产业不会就这么没了。现在就看谁更坚强,谁就能把猪养得更好。
张竞:彭教授告诉我们,在养殖困境的时候,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把该做的做好。我们之前听了特驱清晰的发展战略,从饲料到养殖到食品的规划。现在,我们也想听听天兆集团对于未来的想法,期待余平董事长的分享。
二、中国不需要新建任何猪场
余平:我从来不关心行情。行情好,我当然高兴;行情不好,我也没有那么不高兴。人不能自找痛苦,就是要多做一些事情。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感受。每一轮淘汰的成本价大概相差两块钱,2010年淘汰的是16块钱以上成本的,2014年淘汰的是14块钱以上的,我相信这次淘汰的是12块钱以上的,到2020年淘汰的一定是10块钱以上的。当前这轮做下来,如果还没有在12块钱以下,我觉得你可以尽早离开这个行业了。要不然,好不容易挣了一些钱,又得赔回去。这些年随着规模猪场的发展,推广、生产、认证、育种包括智能化的运用,大型规模猪场的成本在11块钱左右。
我们内部目标是在这一轮周期结束时,能达到10块钱的水平。
再提一点具体的建议,就是全中国在同样产能的情况下,不需要新建任何猪场了,中国还可以多出百分之三四十的猪。问题是你们把资产用好没,如果现在卖的猪不到110公斤,平均生长时间在180天左右;在同样的时间里,猪养好了,应该达到125公斤、130公斤。在什么都不增加的情况下,甚至还是要减少的情况下,猪的重量大概增长1.3到1.4倍,猪肉的产能可以增加50%。
最难改变的是我们的管理,管理好猪的周期,管理好资产,管理好成本,别人的成本是十三四块,你的是十二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下一轮我们要达到十块钱?
我说得不客气,但是总比大家赔钱好。这是我的一个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张竞:余总向我们强调了一个观点,就是必须要强调综合效率,以及在综合效率把控下的成本。我记住了一个数字——10。即使在国内养猪,我们也要主动拥抱国际化的潮流,因为它扑面而来,势不可挡。
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唐总。因为在特驱的战略里面,除了智能化养殖以外,他们还在布局全产业链,我们看到了新零售,看到了食品的字眼。
三、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
唐健源: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就是为了参与国际化竞争,就是为了把养好猪多赚钱。
我从事这个行业有31年了,经历了很多猪价的高峰低谷。我们可以过卖1头猪赚1000块钱的好日子,就应该可以过现在的苦日子,接下来还可能有一年两年或者三年这样的日子。
我们建立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在于发动那些立志把养猪做成事业的人,在于整合全球优质的饲料、药品、设备乃至于种植、食品企业资源。究其原因,原来的大豆、油脂一上市,上万家油脂企业因此倒闭;生猪期货一上市,很多散户乃至很多养殖企业就会快速撤出,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危机感。纵观全球,我们还有很大空间。在欧美国家,6块钱的成本就可以保本,而我们还要12块,这是在座想做这个事业的人的机会。我们跟阿里云合作智慧养殖,实际上就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可追溯系统,最终让大家养的猪是健康的、安全的,又是低成本的,可以参与国际化竞争的。
今天在座的都是圈里的人,怎么样把养猪成本降到10块9块,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
我想,在未来,我们一定要参与全球竞争!希望大家宣传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成本降到最低,把综合成本降到了六块,让我们在全世界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张竞:谢谢唐总。正如唐总刚刚所提到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圈里的大咖,我们看到大咖这种可贵的一点一点做好产业的企业家精神。不管行情怎么波动,不管竞争从哪里来,企业家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天兆和特驱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行情,都能够把养殖业的效率提升。
特驱、阿里和德康发起成立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打破企业边界,愿意在这个生态圈分享数据资源。我想,这对现在中国相对封闭的养殖行业来说,是大大地领先了一步,让我们不是从事养殖行业的动保、饲料企业,也肃然起敬。智慧养殖需要的很多背景数据,我们是拿不到的,这就会影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在一路的探索中,我们发现智慧养殖绝对不是空谈,而是开始落地。成立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大家在这个圈里共享资源数据,特别可贵,特别有前瞻性。请郑斌总经理以跨界的精神,更深刻地分享阿里如何实现智慧养殖?
四、脚踏实地、相信、协同
郑斌:智慧养殖,或者说是智慧养猪,数据是基础,包括全产业链,包括阿里,都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阿里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最基础的数据需要我们在线下采集分析,这些数据不会自动就到了网上和服务器上的,而是需要我们拿着设备去采集。
第一个想与各位分享的经验就是,我们并没有其他秘诀,就是脚踏实地。就像彭健教授所说的,踏踏实实养好猪,用尽一切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与特驱合作,用到了很多技术,做了大量实验,不但要满足对数据的需要,还要满足猪本身的生理需求,同时还要遵守自然规律,脚踏实地地获取每个过程所需要的数据,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场景,这些数据还可以应用在更多地方。
养猪非常辛苦,非常枯燥。阿里的工程师跟猪在一起,真正趴在地上、趴在猪圈里看摄像头,调试精准度,我们内部称他们为“猪猪侠”。
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是要相信。一谈到智慧养猪,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它怎么可能比我们的老专家能干,比我们的老专家有经验?
我们确实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养殖户的数量越来越少,未来几年不是农村人养猪,而是城里人来做这些事情,所以,在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新技术。用人工来做这事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智能化时代,要使用到机器,一定要进入到这个时代才能够养得好猪。
目前养到2000到3000头的水平已经很好了,我们要让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让它进入到自动化模式,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会实现。90年代末2000年初,我们讲电子商务,讲在网上购买服装等商品而不需要试穿,觉得不可思议;十多年后,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趋势,我们很多购物都不在店里进行,甚至不一定是在手机上。在杭州,我们在公交车站牌上就可以直接购物,吃饭的那张桌子本来就是一块电子屏,也可以在上面购物。这就是技术变化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第三点,今天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坐在一起?因为我们发现,目前养猪已经做到了极致,无论是养殖、动保还是饲料。但是,我们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往前面走一步,这个空间是很大的。
总结下来就是这三点:第一,踏踏实实地做好手里的事;第二,要相信技术的可能性;第三就是,彼此放下过去的界限,放下防行业的门槛,协同作战,共享技术数据、知识等资源。
张竞:从郑总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智能化养猪的趋势。在智能化养猪的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必须从“猪猪侠”做起。
勃林格作为全球前三的动保服务供应商,这家企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今天,我们也特别希望听到国外的动保供应商在智能养猪上的分享。
五、我对“共享”印象深刻
Dr. Stephan Lange: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一直在聆听在座各位专家和企业家的发言,也非常赞同大家所提到的一些看法。下一轮的猪周期快来了,我们要做的是让生产力和效率保证在前10%,因为最后的10%将会被淘汰。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两项工具非常有益,人工智能的关键词是智能,大数据的关键词是数据。在座的各位收集数据,将智慧和数据结合起来,必须要落地,要勤奋的工作,才有解决方案和解决工具。人工智能和数据,要求大家有良好数据的记录,才能够做好更好的决策。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在哪儿?它能让我们有更快的决策,因为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提前预警,并且快速的反应和应对,甚至实现对未来的预判。我们做疫苗实验,肯定需要收集数据判断效果和效力,但是一般仅仅针对个体猪场做的传统数据分析,我们涉及到大数据时,可以全程对所有猪场做大数据分析,得到在不同环境不同区域下的疫苗数据分析。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我们做了十多年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现在做了一个app,它基于50个问题,能够告诉你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的猪场生物安全的基准水平在哪里,需要控制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怎么样的提高和改善。七年前,有家公司联系我们,想通过猪只的声音来判断其是否在咳嗽,现在听起来显得比较肤浅,但当时这项工作比较复杂。这项工作的推进为我们下一个篇章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我们希望将它引进中国,可以帮助猪场提前4~8天来预判猪场里面是否是有流感或者其他疫情。这个工具可以跟踪猪只,提示风险行为,我们就会通过提示进行改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实现生物安全最优化的管理。
勃林格也在做即时诊断的工具。传统的诊断是拿样本到实验室进行诊断,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我们现在在做一种工具,可以实时诊断,就是把样品放进去,30分钟之后血清血液的报告就会呈现在iPad或者是手机上。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节省更多诊断时间,实现实时诊断。
刚才提到了很多工具,提到了我们的很多尝试,这都需要大量的数据,需要智能的支撑。如何能够让所有用户得到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实际上还是需要专业的阿里巴巴将这些工具和信息整合在一起,这就我们合作的初心。
疫苗是我们的产品,实际上我们是一个提供健康解决方案的公司。刚才谈到一个我印象深刻的词,它就是共享。比如说猪场的旁边都有邻居,如果猪场有疾病发生,大家都不太愿意进行沟通。实际上,当猪场发生疫情时,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也是我们在美国、在全球正做的一个项目,叫做疾病的区域性反恐。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一个猪场单兵作战,而是需要一个区域实现信息的互通,特别是疾病的信息,才能够一个区域,在一个国家合作,达到疫情的控制。
张竞:非常感谢勃林格在动保之外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下面,有请金河生物副董事长董事长张兴明和我们分享他对智慧养殖落地的观点。
六、我们全力以赴地支持智慧养殖
张兴明:跟自己比,我们的猪价是低;跟全球比,跟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猪价并不低。为什么不挣钱?那就是刚才余总提到的,我们的养猪成本比别人的养猪成本高太多,所以我们不挣钱。那么未来,低猪价会变成一种常态化。
因此,我们的成本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低成本的目标?好多专家和老师提到养殖,都从种猪的管理和饲料这方面来说。我们现在养一头猪用药的成本是多少?因为防疫没做好所带来的损失是多少?我没有这个数据。我只能从业务员反馈的市场情况了解今天哪个地方的猪病很严重。疫病的防控在动保这一块带来的成本相当高。
所以我还是提倡,一定通过智慧养殖,不仅精准用药,还要好药,用得不好,钱花了,没起到好效果,就没有效率。勃林格的疫苗好,金河的口蹄疫好,都卖得贵,但是效果好。我们是为养殖业服务的,就要为养殖业提供高端产品,提供高端服务,让养殖业真正从这些产品获得好处和效率。这是从动保公司的角度来说成本的问题。
金河作为智慧养殖的参与和积极推动者,我倡导避免无形中的损失。我们全力以赴地支持智慧养殖,想尽一切办法加入这个生态圈,我们要把这个生态圈的链条范围扩大。这个生态圈就是我们的朋友圈,我们共享资源,共享新的技术性,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张竞:谢谢张总的分享。从张总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无论是作为饲料供应商,还是动保供应商,大家都站在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的角度解析未来。在新起点、新未来的路上,特驱集团、阿里云、德康集团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引领转型。
当我们在几十年后回望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时,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为中国健康食品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