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表《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的文章中就对环保督查“一刀切”提出质疑,引发了一波舆论热潮。
新华社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
目前中央环保督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已经看到了显着的效果。不过,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又出现了限制经济提速的情况。我们如何才有更和谐的环保政策?如何才能更文明地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利伟诚表示:如果过度的环境监管会吓跑投资者,也无法引进对我们环保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创新。
那么,如何做到合理的环境监管,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在国家大力开展环保整治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企业主的大声呼吁显然无法改变这一历史洪流的方向。但老百姓要喘气更要生计,还请有关部门在进行环保整治的同时,认真调研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化工企业和员工们的生存!
而新华社一则名为《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的文章中就对环保督查“一刀切”提出质疑。
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
■新华社记者 顾立林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的助推器。某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日前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执行环保管控措施,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一律实行错峰停产,有的达标企业因此被关停4个月。针对这种现象,业内专家认为,环保管控要精准施策,营造良好的管控导向。
以产业划线、以区域设界,实行环保管控“一刀切”,是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对于缓解突发雾霾天气也很见效;但对于推进环保与经济协同发展来说,对于开展一场治理大气污染的持久战和攻坚战而言,其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好的环保管控措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要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引导推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对环保达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促其健康发展,抢占市场先机;对环保不达标企业,要坚决予以整治,促其改造升级,否则予以关停。如果不加区别地执行同等管控措施,则难以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不少地方提出“一年确保一半以上优良天气的奋斗目标”,自然是件好事。但是,不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没有区域的协同治理,没有严厉的督查问责,要实现大气质量的根本好转,恐怕也是一种奢望。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有责,公众要参与,企业要担当,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更加重大,不仅要有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奖优罚劣的具体措施,防止出现“失责者宽,尽责者严”的逆向淘汰。 (新华社郑州4月16日电)
“一刀切”根源:急功近利与体制监管的不完善
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
另外,在在管理体制上,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而环保总局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这样常常使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
在环保队伍建设上,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环保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行政村还未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环保专管员,使得基层环保直接监管污染企业显得力不从心。“一刀切”是难以避免的结局。几番折腾下来,受伤的总是中小企业啊!
有话说:环保治理切勿盲目“一刀切”
环保整治有必要,也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刀切”环保执法的背后,体现了我国过去多年对环保的欠账,以及试图还账背后的急功近利。
在环保整治过程中,“一刀切”使大量企业无所适从。我们要蓝天、要绿水,也要生存。要环保,首先要采取“一城一策”对症下药,细化环保监管制度,方可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