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行业整合的态势越演欲裂,大家普遍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但越难做越是机会。我认为,企业要长远发展,要赢得未来,就必须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要投入强大的总部支撑和人才发展体系,支撑主业的发展。对于不擅长的领域,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无能”,让能干的人来干。
现在,我们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而是缺一种素养、匠心。做食品,每个细节都关系到人的健康。我去日本考察,发现他们的卫生状况非常好,高速公路上的卫生间比我们很多五星级酒店还好。日本人吃的东西很精细,基本上做出的每道菜都不会剩下。他们种的蔬菜很干净,不用洗就可以吃,但非常贵,进口的东西反而很便宜。我一直强调,要多出去长见识,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持久提升我们的素养和匠心,才能打造出有见识的团队。没有素养和匠心的团队一遇到问题就是灭顶之灾。
围绕下一个十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效率问题、对标问题和超越问题。
要保障高效发展,首先是打造企业的一致性,不这样很多人就会自以为是,接下来整个团队就会分崩离析。同时,高层要学习,不能只要求员工的能力要跟上,核心团队更要不断学习。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敏锐地对趋势、价值做出判断。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对数据较真,对小事较真。做企业,一开始就要设定生死线,首先要给事业部总裁和各公司总经理设定权限。要根据指标做判断,解决判断的效率问题。中国不缺有思想、有战略的人,但经营企业必须有“真把式”。“傻把式”是只会做不会说,“假把式”是只会说不会做。我们要把“傻把式”逼得会说,要把“假把式”逼得会做,又会做又会说才是“真把式”。
出于战略考虑,我们选择的对标企业必须是最强大的公司。我们做食品就不跟国内的企业对标,而要有世界眼光,要与最强大的企业对标。对标就要研究领先者。如果只是模仿,别人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将永远无法超越领先者。我们要挑战领先者,要在学习的同时做出差异化,一定要有超越领先者的雄心,这是我们的追求。早期我打工时就找最大的老板,他们不理我我还是会黏上去的。但我找最大的老板绝不是要条件,只是想交流,要思想支撑、方法支撑,找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不然,我们就会晕头晕脑,就会垮掉。
规模的增长与管理团队能力的增长要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未来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效率起来了,我们还要考虑风险把控。汽车的性能再好,司机的技能再熟练,都需要踩好刹车。
多年来我们扎根在中国最艰苦、最僻静的地方“构建安全食品生态圈”,坚持从饲料到养殖再到食品的全封闭运作模式,是对农牧业运营理念发起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挑战不可能”,实现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我们必须呼唤出更多愿意“挑战不可能”的奋斗者,涌现出一支又一支时代的团队。我们的团队一定要自强,确定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因为只有敢于担当、能够承受压力的团队,只有敢自我检讨的团队,只有有高素养的团队,才有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