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猪市大盘点
1、猪肉价格上涨带来中国紧缩政策
猪肉价格对我国物价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据估量 ,我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上升5.5%,其中物价上涨率五分之一的1.2个百分点是受来 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美国银行(BOA)美林猜测 ,我国6月份消费者物价涨幅为6.3%,其中1.6个百分点是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从而形成了我国猪肉价格上涨、我国物价上涨、我国加强紧缩政策的循环。
我国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201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所以普遍认为,如果消费者物价蹿升,我国政府将加大对紧缩政策的力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平稳物价总水平依旧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猪肉列举为最近加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2、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推升猪肉价格
我国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因素是猪饲料的原材料——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主要问题在于大豆。过去我国是大豆出口国,但现如今80%的大豆依托 进口。在2011年我国大豆供应量7000万吨中,5500万吨要通过进口填补。因此,国际大豆价格的走势对我国大豆价格产生庞大影响。国际大豆价格从2010年6月的每蒲式耳(27.2公斤)9.48美元涨至2011年6月的13.6美元,上涨了37.8%。《巴伦周刊》猜测 ,随着我国的大豆需求猛增,国际大豆价格在未来12至18个月将暴涨50%,来 达每蒲式耳20美元。
3、2011年饲料行业运行基本情景
2011年,养殖业效益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饲料行业运行总体稳固 。根据农业部重点跟踪企业据统计数据和各省生产数据调度, 2011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来 达1.69亿吨,同比增长4%。其中配合饲料1.38亿吨,同比增长6%;浓饲料2500万吨,同比下行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85万吨;同比增长1%。从不同品种看,猪饲料产量6210万吨,同比增长4%;蛋禽饲料3100万吨,同比增长3%;禽饲料4980万吨,同比增长5%;水产饲料1540万吨,同比增长3%;反刍饲料760万吨,同比增长4%。
4、行业发展基本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器重畜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连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畜牧业不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
1)、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肉类产量7 925.8万吨,比2005年增长14.2%,持续21年居世界第一;禽蛋产量2 762.7万吨,增长13.4%,持续26年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3 748万吨,增长30.8%,居世界第三位。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增强,充分保证 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
2)、产业素养稳步提升。201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比重来 达3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扩繁场、改良站为支撑,检测中心为保证 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并连续完善生猪优势省区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2.0%,畜牧业主产区产业优势显然。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大型企业连续出现,产业组织化水平连续提高。
3)、饲料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工业饲料产量1.6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主要饲料添加剂实现国产化,赖氨酸、维生素C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4)、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2.0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56.5%。畜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养殖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达50%以上。2010年肉人均占有量来 达59.1kg,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得来 显着改善。
5)、保证 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加大。社会公众对畜产品安全的请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关注度空前加大。由于畜产品生产者素养参差不齐,养猪网,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对行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很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6)、主要畜产品价格震荡加剧。受畜产品生产特点和市场供求等原因的影响,畜产品价格呈震荡态势。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多重环境影响的传导联动日益加深,市场变化的放大效应还将进一步增强,畜产品价格震荡的方向仍将延续,为实施供给和价格调控带来庞大挑衅。
7)、资源紧缺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粮需求增量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饲料资源紧缺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原因。作为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5 48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2010年饲用玉米用量超过1.1亿吨,饲用玉米已从供求平稳 转向供应偏紧。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8)、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肃 。抗生素、药物等大量投放来 生猪保健中的滥用,加快了细菌病毒变异速度,使得动物疫病防控难度连续加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