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猪场出现疑似猪流感疫情,探讨综合防治策略
来源: 2017-01-04 14:16:08| 查看:次 1、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引发,该病毒除感染猪外,也能致人发病。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毒均有易感性,气温骤变是该病暴发的诱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天气多变的冬春季节多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可长时间带毒,是猪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往往是以后发病的重要隐患。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虽然该病病死率不高,但由于具有发病急骤、传播快速的特点,往往因防治不及时或误治而造成大范围的扩散,甚至造成地方性流行。由于该类病毒广泛存在于患猪的呼吸道黏膜,随分泌物排出后,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侵入易感猪体内,在呼吸上皮细胞内可迅速繁殖,很快就会致病,被感染的猪接着又向外排出病毒,从而形成循环传播,往往在2天-3天内可迅速波及全群,造成大面积的发病。
近年来的临床调查与研究表明,由于目前我国猪群中大多存在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隐性感染,而该病毒可导致免疫抑制,且蓝耳病也已有转型趋向,由原来的母猪流产型转为呼吸道肺炎型,因此,当猪群抵抗力下降、流感病毒侵袭时如不及时控制,很容易继发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加大治疗难度,导致病死率增加。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2天-7天。通常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往往会造成全群感染。严重者病初体温高达40℃-41.5℃,精神迟钝,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挤堆在一起,不愿活动;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病猪呼吸急促,阵发性咳嗽,鼻孔有清亮或黏性分泌物,有的可见腹式呼吸;个别病猪有肌肉与关节疼痛表现,触摸时敏感,行走无力,同时粪便干结,无尿或尿少,尿液呈深黄色。
病情较轻者,如无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一般都能耐过,多数可于6天-7天后康复;如在发病期间治疗不及时,个别病例会转为慢性并因持续咳嗽、消化不良,出现进行性消瘦;还有的则易发生继发与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妊娠母猪感染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流产、早产,康复后的母猪常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初生仔猪因母猪发病缺奶和受感染,可造成整批死亡。
剖检可见患猪喉、气管及支气管充满含有气泡的黏液,黏膜充血,肿胀,时而混有血液,肺尖叶和心叶出现硬结,呈紫色,肺间质增宽,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胃肠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症,胸腹腔、心包腔蓄积含纤维素物质的液体。
实验室检查取鼻腔分泌物,培养后做血凝试验,可鉴定其病毒;临床上注意与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相鉴别。
3、综合防制措施
3.1预防措施
3.1.1 为防止流感传入猪群,应采取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动物接触,特别是禽类接触的一些措施,此外避免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人员与猪接触,在流感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对育肥猪实施免疫接种被认为是有经济效益的,但注意在10周龄之前要免疫接种,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接种应该是猪流感控制计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3.1.2 保证猪群圈舍内卫生,尽量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尤其是在冬季圈舍内的环境控制,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潮湿寒冷的环境下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3.1.3 在疫病多发季节,加强圈舍内的卫生消毒工作,可以使用过氧乙酸,对圈舍、饲槽、工具、水源、人员等消毒,同时在饲料中加入中药预混剂提前预防,如:清温败毒散,可以有效预防。
3.2治疗措施
3.2.1可选用柴胡注射剂(小猪每头每次3~5 mL,大猪5~10 mL),或用30%安乃近3~5 mL(50~60 kg 体重),复方氨基比林5~10 mL(50~60 kg 体重),青霉素(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先锋霉素等)。
3.2.2对于重症病猪每头选用青霉素600万IU+链霉素300万IU+安乃近50 mL,再添加适量的地塞米松,一次性肌肉注射,每天2次。
3.2.3对严重气喘病猪,需加用对症治疗药物,如平喘药氨茶碱,改善呼吸的尼可刹米,改善精神状况和支持心脏的苯甲酸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3.2.4对食欲降低和轻度感染者,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原粉拌料饲喂。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解质多维饮水,可促进病猪康复。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