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的简要回顾
猪细小病毒病最早由Mary和Mahncel于1966年发现。1967年,Cartwright等首次分离到PPV,并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潘雪珠等于1983年在我国首次分离到PPV。
病原主要特点
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细小病毒属,为反单链DNA病毒,包含大约5000个碱基(Molitor et al., 1983),至少有两个开放阅读框(Bergeron et al., 1993, 1996)。Hao等(2011)将中国发现的PPV基因型分为4个群,中国早期分离到的属于Ⅰ群,后来分离到的多属Ⅱ群,也有PPV3和PPV4被分离到。该病毒粒子直径大约为28nm,由60个结构蛋白分子(VP1和VP2)构成,其中VP2蛋白分子占到90%,为主要中和抗体目标蛋白,为无囊膜病毒。目前研究发现PPV只有1个血清型,在各种血清学试验(中和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中,所有分离毒株均表现出高水平的交叉反应。
病毒主要在猪的心脏、肺脏、脾脏和性腺中复制。在母猪脏器中,病毒主要攻击子宫(子宫内病毒含量最高),也破坏肺脏等呼吸器官和脾脏等免疫器官;在胎猪脏器中,病毒主要在心脏、肺脏、脾脏和性腺中复制,以性腺病毒含量最高。对胎猪来说,病毒不仅可以破坏脾脏、性腺等,还可以破坏心脏等核心器官,能造成其死亡。病毒可以在PK-15、SPEV、ST等几个猪细胞系中生长。
PPV的适应性很强,热稳定性很好,可以抵抗90℃干热环境(湿热环境抵抗力差);当pH值在3~10时,其感染性无明显变化,对酶、脂溶剂及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用0.5%漂白粉溶液或2%烧碱水溶液作用5分钟才可以杀死病毒。这些理化特性使得PPV可以在自然界长期、稳定、广泛地存在。
PPV可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染胎儿,也可通过公猪精液、发病猪、带毒的器具、病毒污染的环境和鼠类等传播。
综上所述,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以导致敏感母猪妊娠早期胚胎死亡而返情以及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流产、不育等,还可能在腹泻、皮炎以及呼吸道疾病中扮演一定角色,并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圆环病毒等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可能给养猪业造成更大损失。
在目前多数猪群同时存在多个疾病感染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有效控制猪细小病毒病。免疫疫苗是控制猪细小病毒病的有效方式,在充分认识猪群PPV循环状况的情况下,选择稳定、有效的PPV疫苗并进行合理的免疫,配合生物安全和驯化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猪细小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