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综合征(PRD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统计其发病率在30%~80%之间,死亡率可达3%~6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将该病的病因、症状、发病特点等做一概述,以期对猪场防控该病有所帮助。
1、什么是呼吸道综合征(PRDC)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以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原因涉及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环境因素;断奶后各个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即从断奶后,一直到育肥期都可以发生。
2、呼吸道综合征(PRDC)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大体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1)传染性因素
原发性病原体:包括猪瘟V、猪蓝耳病V、猪圆环V、猪流感V、胸膜肺炎放线菌、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
继发性病原体:包括伪狂犬V、链球菌、附红体、沙门氏菌等多种,几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更加重猪的临床症状,给猪的防控带来困难。
猪场支原体是猪体内常在条件菌,可促进和加重蓝耳的发生,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后可以破坏巨噬细胞(尤其是肺部),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促进了包括肺炎支原体、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内的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最近几年的PCV-2与PRRSV也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2)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为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如温差过大,湿度过低或过高,空气质量差,不清圈连续生产、不同来源猪群(包括不同群体、不同免疫水平猪群)混养以及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等。此外,还有饲料方面的因素,如营养不均衡,饲料霉变,VE缺乏等。
3、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特点
1)至少两种以上病原存在,从而在猪的呼吸系统中表现一系列综合征群。当前最常见的是: 猪瘟、猪蓝耳、圆环、支原体、副猪、链球菌等,霉菌(毒素)的存在也是重要因素
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通常在30-70%,病死率在10-60%,
3)现阶段主要发生于哺乳后期至整个生长育肥期,日龄越小损失越大;发病猪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出栏时间延长10-25天。
3)疾病感染开始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甚至年青母猪携带病原而在配种前没有清除去
4)猪场管理不善,空气质量不佳、温差大、贼风等加重病情发展
4、猪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及剖检变化
临床可见猪咳嗽、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可发生急性死亡、多数死亡病猪发生胃炎胃溃疡等。
剖检多可见肺部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其它实质器官因感染病原不同而出现差异。
5、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控
猪呼吸道综合征由多因素引发,应采取综合方法进行防控
1)猪舍的消毒
应保证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对空舍进行彻底打扫,后用“百毒消”(稀戊二醛)全舍消毒,干燥后福尔马林甲醛熏蒸,间隔10d左右,再次用“瑞洁”消毒。平时间隔7d用“百毒消”(稀戊二醛)消毒一次,消毒时间应选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2)分散应激
猪群在生长过程中经历多种应激,如抓猪、调群并窝、注射疫苗等,每一种应激都会降低仔猪的抵抗力,如果将过多的应激集中在一起会影响仔猪生长甚至发病,但如果将多种应激分在不同时期出现,单种或少数的应激对仔猪的伤害就会减轻。
可定期使用倍宁(甘草颗粒)+活力金维他提高调理猪的抗应激能力。
3)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①温度
温度是养猪成败的第一大因素,温度是否合适除了看温度计、供暖设备外,更重要的是观察猪只反映。温差的危害比温度本身更大,频繁的温度变化会将猪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对温度的适应,特别是冬天,白天与晚上的差别很大。一天内温度的变化绝对不能高于5℃。
②湿度
猪的最适湿度为50%-80%;过干的空气不断刺激呼吸道,呼吸道黏液分泌加强,鼻涕、痰液增多,导致呼吸系统负担加重,病原乘机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生产上必须引起重视,特别是在秋冬气候较干季节更要注意。过湿的空气则是腹泻病的病因之一。低温高湿是引发的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③空气质量猪舍应及时清理粪便尿液,控制氨气浓度,适时通风,保障氧气供应。通风需考虑舍内外温差,气候,猪只反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