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代谢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养猪场仔猪营养性应激应对技术

来源: 猪病120   2016-08-05 15:47:06   查看:  次

  仔猪早期断奶提高了生产力,但是对仔猪的应激较大,主要表现在母乳向饲料的转化的应激,断奶应激,消化道酸度变化应激等,控制断奶应激就要选择好的饲料原料,选择好的饲料配比,选择益生素和低聚糖。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地仔猪饲养是养猪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影响本阶段的生长,还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而仔猪断奶则是仔猪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养猪生产中,仔猪常在45-60日龄断奶。现代化养猪生产为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常通过早期断奶技术,将断奶日龄缩短到21一28日龄,以缩短母猪的哺乳期;另外,母仔早期分离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和减少仔猪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同时可提高栏舍利用率;但同时也导致仔猪产生应激,产生断奶仔猪衰竭综合症的出现。
 

  一。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
 

  1.母乳向饲料(feed)的过渡关
 

  断奶前的哺乳仔猪的营养全部或大部分由母乳提供,猪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易于消化的酪蛋白,其碳水化合物是以乳糖为主,不含淀粉和纤维。而断奶后,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乳脂由谷物淀粉所替代,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的酪蛋白变成了消化率较低的植物蛋白,并且饲料中还有仔猪几乎不能消化的纤维。因此,仔猪消化道酶系统和生理环境等均不相适应,造成仔猪出现失重,血糖、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肝糖原、胃内容物重均降低,胃pH值升高。临床上表现为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消化不良和引起腹泻的发生。
 

  2.断奶应激导致免疫力、抗体水平快速降低
 

  母猪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高达7%,占干物质34% ,而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新生仔猪肠壁通透性很好,可完整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但在以后的3周内很快下降,而主动免疫要在4~5周才起作用。所以,通过营养的方法提升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是避免腹泻的关键之一。
 

  3.断奶应激引起肠道环境的变化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和内分泌器官,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是肠道一切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早期断奶将导致仔猪小肠黏膜萎缩,绒毛变短,隐窝加深。断奶后仔猪持续摄入低能量和豆粕含量高的饲粮是造成黏膜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必须极易消化,而且对肠壁不产生抗原作用。
 

  4.消化道酸度的变化
 

  早期断奶仔猪不能分泌胃酸,仔猪断奶前主要通过母乳中的乳糖发酵来维持胃内酸度。断奶后,由于乳糖的大量降低,导致乳酸的生产下降使胃内的总酸度降低,这在断奶第二天表现尤为明显。泌酸能力不足将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降低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效率,造成蛋白质在肠内腐败,而给病原菌在其中安居提供较为适应的环境,促进病原菌的繁殖,最终导致炎症、腹泻和其他疾病,影响仔猪的健康和生长。
 

  5.日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
 

  饲料蛋白原料中含有可能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饲喂断奶仔猪后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造成小肠损伤,肠绒毛大量剥落,消化吸收面积降低,摄入的饲料蛋白质过多地涌入大肠导致腹泻。
 

  6.消化酶的分泌量受限
 

  断奶时由于日粮的变化和应激反应,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等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因此,早期断奶仔猪在断奶后2周内对可溶性淀粉的消化利用有限,对不溶性淀粉则很难消化,同时导致仔猪常不能适应以植物为主的饲料,这也是仔猪断奶后1~2周内消化不良、生长受抑的重要原因。
 

  二。调控断奶仔猪营养性应激的途径
 

  1.能量原料的选择
 

  能量是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关键要素。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降低热增耗,以保证猪每日所需能量的绝对摄入量,可减少应激。选用乳清粉、脱脂奶粉等,因其甜度高、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并且乳糖能被酵能产酸,来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尽管早期断奶降低了蔗糖酶活性和对葡萄糖的吸收,这两种糖类仍然是易于利用的能源,而且还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非淀粉多糖(NSP)不易被仔猪消化利用,但可作为肠道有益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有利于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的维持,防止消化机能紊乱。膨化的玉米也是经济有效的仔猪能量源。
 

  2.蛋白质、氨基酸与小肽类原料的选择
 

  可消化氨基酸的平衡、适口性及能够提高免疫力是断奶仔猪所要求的。实验证明,低蛋白、高氨基酸及一定的谷氨酰胺组成的氨基酸平衡日粮使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增强。同时减少植物蛋白及大豆制品的用量,尽可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动物蛋白比例。小肽不单作为氨基酸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活性肽在促进肠道发育,刺激和诱导小肠绒毛刷状缘分泌消化酶;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调节内分泌机能;增强畜禽免疫机能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