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病给许多工厂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按目前疾病发展的形势估计,呼吸道疾病仍将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
猪场复杂的呼吸道病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环状病毒、支原体及其它病毒、细菌,以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疾病综合征(PRDC)等,抗生素药物虽然对病毒无效,但可控制或治疗细菌和支原体的危害,从而防止或减少猪只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对于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除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抓好小气候环境控制、加强免疫接种、卫生消毒等方面做好工作外,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是猪场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而且有效的技术措施。
1.药物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作用
猪呼吸道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目前有些已经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如猪萎缩性鼻炎、支原体肺炎等,通过预防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还有不少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尚无疫苗可供预防,如猪环状病毒(圆环病毒)等;有些传染病虽然有疫苗,但疫苗效果不确切或争议较多,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放线性杆菌胸膜肺炎等;并且一种疫苗一般只能预防一种呼吸道疾病,而一种广谱抗生素可同时预防和治疗多种呼吸道病。
药物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猪肺疫、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等相关疾病,防止猪群继发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提高肥育效率。
促进猪群生长发育,改善体型及皮肤毛色,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报酬,从而提高猪舍利用率。
同时还能预防细菌性下痢、血痢、结肠炎、回肠炎、水肿病等,有效提高成活率。
解决商品猪屠宰时内脏存在病变的问题。
2.树立保健的观念,在关健环节实施药物控制
2.1 树立动物保健的观念,药物的使用必须从治疗用药转向预防用药,不要等到猪发病才用药,而应在猪发病高峰期以前用药,主动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大量的试验证明,在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猪群未发病前提前用药进行预防,与连续用药和治疗性用药相比,可降低用药费用,而且能使抗生素发挥最大的作用。
2.2 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科学用药,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2.3 对仔猪来说,最好的防治方式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药控制疾病,可避免仔猪因肌肉注射引起应激。
2.4 根据呼吸道疾病传播的特点科学使用药物
根据呼吸道疾病传播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药物预防工作,才能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目的。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主要有引入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三种;具体表现为,引进后备种猪或购入猪苗时,将疾病带进猪场;母猪在分娩舍时将疾病垂直传给仔猪;猪与猪之间互相传播疾病的水平传播。因而药物的使用,必须结合疫病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从养猪生产中的四个环节添加药物加以控制,从而达到净化猪群体内病原体、切断疾病传播的目的。
2.4.1 完善后备猪的免疫和用药管理,净化其体内的病原体,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2.4.2 在母猪分娩前后的饲料中添加药物,切断病源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传播;
2.4.3 仔猪断奶前后饲料中加药,切断断奶仔猪间的水平传播;
2.4.4 在猪群13-15周龄及18-22周龄前饲料中加药,预防猪呼吸疾病综合征(13-18周龄墙)的发生。
3.药物控制的具体措施
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猪的呼吸道疾病重在预防,在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应提前用药进行预防,这比连续用药便宜,而且能使抗生素发挥最大的作用。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PMWS、PRDC发病高峰期前,即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4周、13~15周龄前和18~20周龄前加药预防,当疫病发生时应及早采取措施投药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目前诺华“支原净”、“骏康”等产品,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