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两个成功清除非瘟的案例:西班牙和巴西。西班牙在1960年发生非瘟疫情后,很长一段时间(1960年-1984年)一直采取的是加强卫生管理和消灭阳性猪群,但未能根除该病。
►1. 非瘟在流行初期,猪群多表现为急性症状,临床症状与剖解病变较为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在流行一段时间之后,非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解病变发生较大变化,“非典型非瘟”开始增多,猪群中出现携带者和低死亡率情况(5%),单纯依靠症状、病变难以做出有效诊断,导致许多带毒猪只大量存在。
►2. 官方对生猪的移动控制不严格,缺乏协调管理生猪移动的统一机构。
►3.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不够。
因此在1985年西班牙开始调整策略,其关键点有以下几方面:
►1. 对所有猪场实行血清学监测,并为此建立简单快速特异性的ELISA法和国家参考实验室。
►2. 对所有非瘟病毒携带者和感染猪只一律扑杀,并予以足额补偿,同时对周边猪群进行严格血清学检查。
►3. 提高猪场卫生和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病毒扩散。
►4. 对猪群的移动严格控制,交通工具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运输动物必须获得官方兽医证明,并标注出发地和卫生状况,在移动动物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目的地,屠宰场、育种场),根除计划的管理者都有管理控制动物的权利。屠宰场必须在屠宰之后仍然保持卫生证书至少1年,对于猪肉生产企业,制造商需保留自动物抵达到最终最终成品成型的整个过程所需的证明材料。
所有这些策略得到了生猪从业者的支持,因此在1995年成功实现根除非瘟。
相比于西班牙耗费35年才清除非瘟,巴西从1978年发现证实第一例非瘟疫情后,耗时6年,最终在1984年成功扑灭非瘟。巴西在消灭该病过程中,有很多地方与西班牙类似,但有些做得更为细致:
►1. 控制国际航运,对来自风险区域的航班、轮船、邮包进行监督,禁止进口生猪。
►2. 不仅主动进行血清学监测,而且冷冻猪肉也进行抽检。
►3. 禁止使用残羹饲喂。
►4. 停止展览、牲畜市场或一切动物会发生相互接触的机会。
►5. 强化猪瘟疫苗免疫。
►6. 对猪场的动物卫生援助给予奖励,对观察到的所有猪病进行通告。
►7. 疫情暴发地被扑灭后,疫点会消毒4个月,然后引入哨兵动物饲喂2个月,符合要求后才能补栏。
以上两个是成功的经验总结,但在对抗“非瘟”过程中,也有惨痛教训,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该国自2007年发生疫情后,一直到今天,依然呈现活跃的疫情。
►1. 猪肉制品的非法运输,尤其是疫区的猪肉制品。
►2. 使用未加处理的残羹冷炙喂猪。
►3. 低生物安全水平的猪场大量存在,为该病提供传播的温床。
►4. 疫情发生后,试图隐瞒私自处理,导致疫情快速蔓延。
►5. 大量非瘟病死猪只未经焚化处理,私自掩埋或丢弃。导致病毒被大量封存。
小 结:
从国外防控“非瘟”的正反案例不难看出,主动加强血清学监测和排查,严格清除携带者和感染猪只;严格控制生猪移动和猪只来源;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并减少与传染源接触机会;及时上报疫情,做到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只。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非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消灭,只有常抓不懈,方能避免疫情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