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1,病原复杂,常常不是同一种和同几种病菌所引发的,而是与环境中多种因子密切相关的,只有在某些环境、管理和饲养因素发生改变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2,引起猪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多为常在菌,只有在呼吸道受到损伤时才侵入到损伤部位滞留、增殖,继而对猪致病。
3,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除肺丝虫病外,多于晚秋、冬季和早春气温剧变、闷热、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密集饲养、管理和饲养不善条件下发生或病情加重。
4,猪患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从而加重病情,使疾病难以控制。
5,猪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就难以完全治愈,且易复发。这些特点,都给这类疾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气温的继续降低使猪群处于疾病高发期,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地区要开始封闭圈舍,增加了疾病的发生概率。空气的流动性差,换气不及时,造成圈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休增加,同时湿度的增加也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有害气体的增多,空气中弥散着大量的粉尘、尘埃等等,直接损害机体的眼结膜和呼吸道上皮细胞,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粘膜受损,机能发生一系列的紊乱,让病菌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猪场易发生疾病。有什么办法让疾病不发生呢?
猪呼吸道病预防措施:
1,提前做好环境控制和相关设备物质的准备。
养猪场户应提前做好猪舍和门窗的整修,准备和检修保温增温相关设备。遇气候大变、气温较低适时关闭门窗,有必要时开启保温增温设备,遇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除开启门窗外,标准化猪舍适时开启风扇或风机通风换气。一般从10月中下旬开始,养猪场户就应准备和检修好保温增温设施和控制湿度的相关物资,如保温伞、生石灰、木屑等,以便随时开启保温增温设备。
2,加强猪群饲养管理降低或避免应激因素。
根据猪群各阶段营养需要合理配合日粮,供给营养全面且均衡的饲料。进行合理的分群,减少不同日龄猪群混群饲养;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注意猪保温和通风换气;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至少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全进全出,减少或避免母子间呼吸道疾病感染机会;减少转栏和混群次数以减应激因素。
3,坚持自繁自养,防范隐性感染猪带入病原菌。
坚持自繁自养是防止猪呼吸道综合征隐性感染猪带入病原菌的关键性措施。养猪场户确实需要引种时,则应到无疫区的种猪场引种选购,并严格按程序进行免疫,种猪引进后应隔离观察饲养1个月以上,方可进场饲养,建立兽医卫生消毒制度。
4,提前做好猪群免疫预防病原性猪呼吸道综合征。
病原性因素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药物,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猪群隐性携带强毒的淘汰,做好消毒工作等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养猪场户应合理免疫,适时给猪群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弱毒菌或灭活苗、猪霉形体灭活疫苗和猪肺炎霉形体兔化弱毒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感冒、猪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尚无疫苗可用,应加强猪群的隔离消毒,同时应注意猪群的保温防寒,搞好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注意消灭蚊蝇和吸血昆虫。
5,正确诊断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依据生猪疫病流行的特点、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综合判定,并特别注重兽医实验室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监测,才能做出最后确诊,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6,全方位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养猪场户应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疫制度,以降低和消除病原微生物对养猪场户所形成的危害,建立起防制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猪群生长发育处于最佳状态。
7,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用药方案。
养猪场户一般可选用一定剂量的抗菌素药物组合,在母猪产仔前后、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4个阶段,以及猪群转群时使用,以预防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