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剖检初步诊断
母猪:遭受“蓝匪”攻击母猪流产。早产母猪以胎盘大块状出血,胎膜上常有黑红色血泡为主要变化,血泡触之有硬感,切开鲜红色血泡,内为浓稠的血液,黑红色血泡内为黏稠的淤血。所产死胎多发生自溶,胎膜上也有黑红色泡。流产胎儿、死胎或母猪死后剖出的胎儿病变有以下共同点:皮下广泛性出血并发生红色胶样变;心脏冠状沟、纵沟周围出血,红色胶样变;肾皮质出血。
仔猪:弱仔或仔猪被“蓝匪”攻击导致死亡后,多见眼四周水肿。肺变为白色,其间有红色斑块,不塌陷,称“花斑肺”。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针尖大出血点,部分肾间质扩大。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外翻多汁,呈弥散性出血,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数倍。脾脏肿大,表面散在针尖样出血点,边缘有梗死灶。膀胱有针尖样出血点。
如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则表现出心包炎、心肌炎、胸膜与肺粘连,称为“包心、包肺”等。如同猪瘟、伪狂犬等混合感染则会表现出相应病变。
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
猪群按比例对不同阶段猪进行抽取血样,使用IDEXX试剂盒进行PRRSV-Ab检测,根据S/P值高低及分布规律来分析猪群“蓝匪”攻击状态。
来自IDEXX的150万头次种猪检测数据分析公布:
健康稳定种猪群:S/P值>2.0的个体比例占整个群体的20%以下,S/P值>2.5的个体比例占整个群体的10%以下,最好在5%以内,S/P值>3.0的个体不能出现,种猪群体S/P值在1.2-1.5之间。(稳定指标:分娩率90.5%,产活仔数10.8/12.17,死胎+木乃伊0.68,弱仔0.5,断奶仔猪成活率98.8%,胎均断奶合格头数10.32,PSY 25.6,母猪死亡率3.1%。)
中等及以下生产水平种猪群:S/P值>2.0的个体比例占整个群体的大于20%,S/P值>2.5的个体比例占整个群体大于10%, S/P值>3.0的个体每检必有,甚至占猪群比例超过5%,种猪群体S/P值>1.5,甚至高于2.0。(稳定指标:分娩率83%,产活仔数10.1/11.5,死胎+木乃伊1.0,弱仔0.75,断奶仔猪成活率95%,胎均断奶合格头数9.2,PSY 21.9,母猪死亡率4.7%。)
根据以上公布标准来看,猪群在遭受“蓝匪”攻击后会形成一个状态,可能是长期相对稳定的一个动态平衡,也可能是一个波动的不稳定状态,其中抗体检测S/P值是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确诊是否由于“蓝匪”攻击导致猪群发病,还需要采集病死猪各部位淋巴结、肺脏、扁桃体、脾脏等病料进行RT-PCR鉴定,如果出现阳性片段,需要进一步确定毒株的分型并进行基因序列检测及比对。测序结果有助于我们判定从病死猪体内分离的“蓝匪”是属于哪个型,从而为制定临床控制“蓝匪”攻击的方案做参考。
小结
由于我国养猪业是受以“蓝匪”为代表的多重敌人攻击威胁,因此,在做好生物安全、免疫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一旦猪群发生异常情况,就需要对病因进行确诊,才能形成相应有针对性的方案。确诊“蓝匪”攻击就需要结合猪群临床表现、生产数据、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检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蓝匪”攻击猪群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仔比例高等),母猪死淘率高;仔猪尤其是断奶前后到育肥前期阶段出现发烧、减料,呼吸道问题不断,伴发有腹泻、关节痛及神经症状等,死淘比例10-20%不等,甚至会更高;猪群抗体检测S/P值离散度大于40%,大于2.5比例超过5%,并且存在3.0以上的个体;抗原检测阳性,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定型。
猪场一旦确定“蓝匪”攻击,就需要制定一个适合于本猪场的防控方案。那么如何应对“蓝匪”攻击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