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狂犬病

来源: 中国养猪网   2011-06-07 15:54:09   查看:  次

概 述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高度感染性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历史悠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临诊特征是病畜极度兴奋、狂躁不安和意识障碍,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病 原
狂犬病的病原是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单负股病毒目弹状病毒科(Rhabodoviridae)的狂犬病毒属。在电子显微镜下,该病毒呈圆柱体,底部平,另一端钝圆。整个病毒颗粒的外形呈炮弹或枪弹状。病毒粒子长130~200nm,直径约为75nm,表面呈蜂窝状,带有6~7nm长的突起。狂犬病病毒粒子的沉降系数为600~625S,浮密度为1.6~1.29/cm3,分子量约4.75×108。该病毒核酸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长11932个核苷酸,分子量约4.6×106。病毒的囊膜与核衣壳可经去胆酸钠处理和恒速平衡梯度离心分开。核衣壳由96%的蛋白质和4%的RNA组成,包括了病毒全部RNA。
狂犬病病毒能抵抗自溶及腐烂,在自溶的脑组织中可以保持活力7~10天。冻干条件下长期存活。反复冻融可使病毒灭活,紫外线照射,蛋白酶、酸、胆盐、甲醛、乙醚、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如新洁尔灭)以及自然光、热等都可迅速降低病毒活力。煮沸2min可杀死病毒。56℃于15~30min内、1%甲醛溶液和3%来苏儿于15min内使病毒灭活。培养细胞中增殖的狂犬病病毒,用1:4000β-丙内酯处理2h,即可灭活。真空条件下冻干保存的病毒可于4℃存活达数年。pH<3.0和pH>11.0,均可使狂犬病病毒灭活。60%以上酒精也能很快杀死病毒。
狂犬病病毒具有凝血特性,可以凝集鹅和1日龄雏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的适合条件是pH6.2,0~4℃低温以及血凝抗原内不含血清(非特异性抑制素)。温度稍高,即使室温或36℃,皆不出现凝集现象。狂犬病病毒凝集鹅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故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病毒可以在5~6日龄鸡胚上增殖,也可以在幼仓鼠肾继代细胞(BHK21)内增殖,并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EF)。此外,Vero细胞也可用于人和动物狂犬病病毒的体外培养。



流行病学
1.宿主和传染源 自然界中野生动物(狼、狐、貉、臭鼬和蝙蝠等)是狂犬病病毒主要的自然储存宿主。日常生活中,患病的犬和猫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发生过猪狂犬病的报道,但总体上,本病在猪群中的发病率比较低。
2.传播途径 多数患病动物唾液中带有病毒,由患病动物咬伤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存在着非咬伤性传播途径,人和动物都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盘感染的病例。
3.影响发病的因素 发病率受被咬伤的部位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头面部咬伤者比躯干、四肢咬伤者发病率高。此外,伤口越深,伤处越多者发病率也越高。还有,被狼咬伤者其发病率可比被犬咬伤者高1倍以上。本病的发生还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温暖季节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
患猪常为突然发作,一般在发病后的72~96h死亡。临诊表现为病猪兴奋不安,共济失调,横冲直撞,叫声嘶哑,流涎,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反复用鼻掘地,攻击人畜。在发作间歇期常钻入垫草中,稍有音响立即跃起,无目的地乱跑,最后常发生麻痹症状,以死亡而告终。


病理变化
本病无特征性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以及在大脑海马角、大脑或小脑皮质等处的神经细胞中可检出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脑的病变从轻微的脉管炎和以局灶性神经胶质增生为主的中度病变,到整个脑和脊髓的明显病变。


诊断鉴别
本病的临诊诊断比较困难,有时因潜伏期特长,查不清咬伤史,症状又易与其他脑炎相混而误诊。如患病动物出现典型的病程,各个病期的临诊表现十分明显,则结合病史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因狂犬病患犬早在出现症状前1~2周即已从唾液中排出病毒,所以当动物或人被可疑病犬咬伤后,应及早对可疑病犬做出确诊,以便对被咬伤的人畜进行必要的处理。为此,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诊断包括直接染色检查、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验等。
1.直接染色法 剖检病犬取大小脑、延脑等,最好取海马回,各切取lcm3小块,置灭菌容器,在冷藏条件下运送至实验室。若检查内基氏小体,可切取海马回,置吸水纸上,切面向上,载玻片轻压切面,制成压印标本,室温自然干燥后染色镜检,检查有无特异包涵体。内基氏小体位于神经细胞胞浆内,直径3~20µm不等,呈椭圆形,呈嗜酸性着染(鲜红色),检出内基氏体,即可诊断为狂犬病。犬脑的阳性检出率为70%左右,在检查犬脑时还应注意与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包涵体相区别。
荧光抗体法也是一种特异而快速的直接染色检查诊断法。将本病高免血清用荧光色素标记,制成荧光抗体。取可疑病例脑组织或唾液腺制成压印片或冰冻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浆内出现亮绿色荧光颗粒者为阳性。该方法用于动物脑组织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95%,是狂犬病的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
2.病毒分离 取患病动物的脑或唾液腺等材料并用缓冲盐水或含10%灭活豚鼠血清的生理盐水研磨成乳剂,脑内接种5~7日龄乳鼠,每只注射0.03mL。接种后继续由母鼠同窝哺养,3~4天后如发现母鼠哺乳力减弱、痉挛、麻痹死亡,即可取其脑组织检查包涵体,并制成抗原,做病毒鉴定。如经7天仍不发病,可杀死其中2只,剖取鼠脑做成悬液,如上传代。如第二代仍不发病,可再传代。连续盲传三代,观察4周而仍不发病者可判作阴性。也可应用3周龄以内的幼鼠,如上做脑内接种,每只0.03mL。如有条件,可同时接种仓鼠肾原代细胞或仓鼠肾继代细胞和BHK-21细胞等。新分离的病毒可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或者应用抗狂犬病特异免疫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学检验 常用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交叉保护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间接免疫酶试验等。一般实验室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法为中和试验。近年来已将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狂犬病的诊断,特别适用于区别狂犬病病毒与该病毒属的其他相关病毒。此外,还有斑点免疫测定、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对流免疫电泳、Western印迹等新型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免疫接种仍是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根本措施。但目前还没有研制出猪专用的狂犬病疫苗的报道。鉴于许多野生动物及犬都是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避免猪群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对家犬等狂犬病易感动物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患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