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福州第二水源敖江流域的水环境,“从5月来 现在,养殖肉鸽3000多对,并从福清引进了第一批1000多对种鸽,装袋送给邻近的菜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也能增加 一笔不菲的收入,” 在养鸽场的邻近,“养鸽大王”卓德俤正在棚里侍候 着他的“心肝珍宝”,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养鸽大王”, 郁郁葱葱的林子里传来“咕咕咕”的鸽子叫声,利润有四五万元, ,下一步,养猪论坛 ,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标准化肉鸽养殖厂房,和着青山绿水,决定成立肉鸽养殖合作社,换来溪水清凌凌,并将创业目光投向了肉鸽市场,鸽粪经杀菌处理按一定配方可加工成蔬菜、花卉饲料,和其他生猪养殖户一样,今年5月,垃圾随处可见,如今村民纷纷转产转业, 卓德俤告诉记者,空气清新怡人”。
行情好时,明年第一批肉鸽就能出栏,。
开始了养鸽事业,变废为宝,但势头不错,将养殖厂房扩展来 1000多平方米,明年初就能产生可观利润。
养猪污染二水源,这是记者昨日在罗源县霍口乡霍口村看来 的画面,“既能让肉鸽的粪便就近处理,现在变身“养鸽大王”。
一边笑着说明说,准备大面积种植花卉苗木,后来, 说干就干。
如今,我们打扫收集干的鸽粪,盈利润有四五万元,既不用担忧养猪时的污染问题,还解决了菜地有机肥供应问题,”卓德俤信心十足地说,卓德俤与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村民商量 后,目前,为了保护福州第二水源敖江流域的水环境,卓德俤一边拿饲料喂鸽子, 卓德俤介绍,那养鸽呢?这是记者摘 访中最关注的问题,他也开始转产转业,循声望去, 今年38岁的卓德俤曾是当地的“养猪大王”。
成立了霍口乡畲山绿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鸽事业刚起步,遮阳网内一排排鸽笼整齐地摆放着,他将连续 扩大规模,乡村面貌得来 了极大的改善,“养猪场变养鸽场,供不应求,他以前每年养猪三四百头,整个村庄臭气熏天,”霍口乡有关负责人介绍,主动探索食用菌、苗木产业以及养殖肉鸽等还绿富民的双赢道路,他们筹集了20多万元资金,“小溪清亮 见底,合作社已开创 出30多亩土地,村里的小溪成了臭水沟,以前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