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琰
是漠视中国消费者利益还是入乡随俗?为何作为全球晓 名商业零售巨头的家乐福及沃尔玛在中国频频爆发不良事件?
去年年初,家乐福曾因涉嫌价格欺诈被国家发改委严肃处理,并处以罚款;沃尔玛则因在重庆12家门店将普通冷鲜猪肉假冒绿色猪肉销售,被处以300余万元罚款和停业整顿15天的处罚;而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中,家乐福再因三黄鸡价码错位问题绊了自己的脚。
其实,被曝光的仅是冰山一角,沃尔玛、家乐福等晓 名零售企业均曾因多种违法行为被多地工商部门处以行政处罚。
作为在零售业深耕近10年的资深人士,养猪网,王明华(化名)向《第一财经日报》坦言:“家乐福和沃尔玛这类有严厉规章制度的跨国企业都能在中国频频耍"小动作",更何况其他连锁品牌的零售企业?我们看来 这类新闻一点都不感来 奇特 。”他认为,发生这些问题的背后,是零售业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硬性指标考核及治理 不良造成的恶性循环。
猫腻手法
在超市卖场内,猫腻手法可大概分为“显性手法”和“隐性手法”。
家乐福的三黄鸡事件属于显性手法,即卖场的价签和货品摆放都有规定位置,一样 价签都是靠左对齐,并会由理货员每天进行摆放。然而,由于一个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内至少有2万多种商品,因此理货员根本忙不过来,于是有意无意间,就会涌现货品和价码不符的情景。少数店员会有意 将低价货放置在高价价签边,不明真相的顾客自然只能是花高价买了便宜货。
另外一种常用的“显性手法”就是收银员在刷货品的时候多刷几次,导致总价偏高。不过“显性手法”的弊端在于操作简易但会给细心的消费者留下证据。比如价签和收银条等。家乐福去年爆发的价格欺诈问题就属此类。
而“隐性手法”对商家来说则较为“安全”,且花样繁多。比如沃尔玛的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因为顾客凭肉眼很难区分来 底是绿色有机还是非绿色有机猪肉,因此,只要卖场生鲜柜内的刀手在切割时做一些手脚,就很容易混淆普通肉和绿色肉。
此外,将过期或即将来 期的货品返归仓库重新贴保质期标签则是另一大在业内公布的“隐性手法”,也因此,在监管不严和贴乱标签的情景下,不时爆出的“早产”食品事件即可证明这一手法被运用的概率有多高。
“这种虚假包装的事情太多了,很多生鲜和食品都有保质期限,卖不掉的话对零售商和供应商来说都是缺失 ,所以很多超市卖场都是这样暗箱操作,且所有的标签和包装重贴都发生在后台,顾客根本不可能拿来 证据,所以这种手法被卖场使用的频率还是蛮高的。”王明华指出。
相关新闻
家乐福中国公司拟引进第三方监督机构
家乐福再陷过期肉:中国零售业教父本土化之殇
家乐福“3·15”落马
超市行业生鲜之困凸显
麦当劳、家乐福等3·15曝光后 归应很迅速 成效待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