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驿泽奶牛专业合作社挤奶间场景。记者 刘成根 摄
山阴县地处雁门关外,是我国北方农业区奶牛养殖数量最多的县。我省著名的乳品生产企业古城乳业集团就在该县,同时,全国晓 名度较高的蒙牛、伊利等乳品生产企业也在该县设立有分厂。
对于每天早餐都有一杯牛奶的家庭而言,牛奶质量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怀 的事情。然而,牛奶出厂前究竟经历了哪些流程,每一个环节是否能让消费者骄傲 ?日前,记者走进山阴县名气较大的几家奶牛养殖园区和乳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摘 访。
园区里的“机密武器”
走进朔州市山阴县驿泽奶牛养殖园区,记者不禁纳闷,偌大的园区为何只有几个人?
随行的园区会计李宝莲说明来 :“现在整个园区只有7名工人,负责1200多头奶牛的饲养任务。虽然人少,但养殖水平却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
7名员工饲养1200多头奶牛,奶牛产奶数量高,奶质也不逊色于其它园区,中国养猪网,秘方何在?
“在于喂养技术和饲料。”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挤奶间,两个身穿白大褂的妇女正忙着。记者看来 ,在挤奶前,她们用白色毛巾擦拭牛的乳房,随后又用卫生纸进行清理。“这也是挤奶前的工序?”“是啊,这道工序叫药浴,用专门配置的药水为奶牛进行乳房清洁,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照样,每个乳头的前三把奶是不要的。药水清洗后的残留物质,将随着这三把奶冲刷出去。有人测算过,为这三把奶,每头母牛一年将“浪费”近90斤奶。
“这种浪费是必要的,混杂了残留物的牛奶是会遭来 乳品厂的拒收。”园区挤奶工非常认真地对记者说。
所有的挤奶工作仅需一个人,一个半小时就能全部完成。如此高的效率借助的是一套现代化挤奶设备。
在放养区,记者看来 每头奶牛的耳朵上都戴着一个小牌子,上面标有一组长达十六、七位的数字,这相当于奶牛的“身份证”。在县畜牧局的电子档案上,输入这个号码,就能查来 该牛的一切情景,如体重、身长、产奶量、健康情景。园区负责人李宝发说,这个小牌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标明全场奶牛的谱系,防止奶牛近亲婚配,有效提高奶牛的体质,从而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在喂养区,一台大型机械正在给牛舍加料,饲料源源连续地从一个小口喷来 饲料槽。记者上前挠 了一把,一股青贮草的味道扑面而来。仔细端详,草料里还混合着一些淡黄色的饲料。配料员姚秀红说:“这儿的奶牛食 的是混合饲料,草料中的苜蓿是美国进口的,羊草是内蒙古的,一年下来光草料钱就得600多万元。饲料是由北京三元和天津希杰生产的,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饲料,饲料费用近1000万元,一年仅料费用就需1600多万元。园区成立以来,仅各种大型机械投入资金就达500多万元。”
高额的投入带来了高产出、高质量和高效率,每头奶牛的产奶量,由原先 的每天单产最多16公斤,来 达了现在的25公斤。仅此一项,每头奶牛产值就增加 了6480元,园区每月可结算奶款100多万元。
送奶路上的“天眼”
早上七点,来自益丰奶牛养殖园区的李师傅,将奶罐车熟练 地停在了园区挤奶厅门口,紧接着冲洗车体、擦拭奶罐、清洗接口、消毒杀菌……八点钟,一系列动作完结后,挤奶间的操作工人将储奶罐的鲜奶迅速抽向奶罐车,整个过程全部在全封闭的环境中操作。工作人员接触不来 牛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牛奶被污染的情景发生。
在挤奶间上方,记者发觉两个视频监控器。工作人员介绍,一个是园区内部的,负责监控工人的日常工作,另一个是县畜牧局安装的,负责监控园区的挤奶流程。监控由畜牧局工作人员远程操控,监控器可以180度旋转、10倍缩放成像……坐在几十公里外的畜牧局监控室,就能察看来 园区工作人员的操作细节。
据费解,这是县政府一次性投资400多万元,为全县每个挤奶间安装的健康奶业远程监控系统。这样,可对奶牛养殖园区的挤奶、贮存等环节进行全过程24小时不间断监控。
随后,记者同李师傅登上了这辆像洒水车一样的“大家伙”,干净的驾驶座里飘着淡淡的奶香,车内的一角放着一个小“黑匣子”,李师傅介绍,这个是GPS定位器,既可以定位,还可以摄像,送奶车一离开奶站,企业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就自动对这辆车进行跟踪。收奶时,检验人员要归放GPS监控录像,如果从录像中发觉问题,企业就会拒绝收购这车原奶。送奶车如果在途中停驶5分钟以上,没有正当的说明理由,这车原奶也会被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