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生产技术是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仔猪的高成活率及断奶体重是每个养猪人所追求的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养猪实践,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总结,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指正。
1哺乳仔猪的饲养和治理
仔猪的饲养治理 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哺乳期仔猪更是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饲养治理 与仔猪成活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根据饲养和治理 水平的不同,仔猪成活率也不尽相同,有的高达98.5%以上,有的达75%还弱,甚至有的不足50%。因此利用改善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来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潜力很大。
1.1 环境温度的控制
由于仔猪调剂 体温的机能不完善,其体内能量的储存较少,对低温的适应性极差,故“小猪怕冷”,低温就成为仔猪的头号大敌,其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死,但又是仔猪被压死、饿死、患病的诱因。因此,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方法:为仔猪设一个取暖小窝,请求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除了进出口和顶口之外不能有通风的缝隙(在仔猪5日龄以后十几头仔猪挤在一起,不需另外增温就可以来 达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从而节省电费和煤)。当低温时使用红外线灯泡(100W、120W、150W、250W、275W)、电热板(110W、230W)及水暖气等措施亦可加强保温工作,仔猪相宜的温度为1~8日龄28℃~31℃、9~35日龄28℃~22℃;在生产中如果仔猪常堆叠在一起,即所谓“扎堆”,解释环境温度较低,应马上增温保温。
1.2 让仔猪及时食 足初乳和固定乳头
母猪的乳汁分为初乳和常乳,所谓的初乳是指母猪分娩3天以内的乳汁,初乳比常乳浓,其中白蛋白、球蛋白(易被仔猪吸取 利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较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白细胞、酶等较常乳高。这些物质对新生仔猪有着尤其 的生理作用,反常 是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因此,在仔猪出生1.5h内必须让其食 足初乳。仔猪有固定奶头食 奶的习性,为仔猪按固定的奶头食 过几次以后放奶时就可以让其自己找它食 的奶头,个别仔猪再人为的辅助一下就行了,但需注意的是,在生产中常应将留种的和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和中间几对奶头食 奶。
1.3 提早补料
仔猪在哺乳后期的营养靠母乳是不够的,还必须补喂饲料。一样 仔猪20日龄前以母乳为主,以后则逐步过渡来 以饲料为主。具体方法:给仔猪补料要早,一样 5日龄开始训练仔猪饮 水,7日龄训练仔猪食 料、补料以自由摘 食为最佳方式,请求每天更改一次剩余饲料,补料时要量少而新鲜,乳猪料必须使用高品质的诱食料和开食料,不要摘 用品质低劣的或自配料饲喂仔猪,品质优良的饲料不但能补充母乳的不足、提早开食、提高断奶体重,还可减少仔猪断奶前后腹泻性疾病的发生率。
1.4 给仔猪补铁和硒
补铁可防贫血,所以在仔猪出生1~3日龄时需补铁,即每头仔猪肌注1 mL(含铁150 mg);15日龄时第2次补铁,每头仔猪1.5 mL(含铁220 mg)。补硒,仔猪出生1~3日龄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1 ,补硒和补铁亦可同时进行注射铁硒合剂。
1.5 预防仔猪腹泻
按程序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如大肠杆菌多价苗,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以提高初乳中特异性母源抗体的水平,从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猪舍内请求通风良好,保持 清洁卫生和相宜的环境温度(19~23℃)及充足的母乳是预防仔猪下痢的关键原因。
1.6 寄养和并窝
在生产中常遇来 以下情景:有些母猪产仔太少,每窝产4~5头甚至更少,有些母猪产仔过多,每窝产15~20头,限于泌乳量和奶头数,产仔多的母猪无法全部培育 其所产仔猪,而有些母猪则因产后泌乳不足或产后因疾患等因素无法自行哺乳,遇来 以上情景为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平均分配母猪奶水,需要寄养和并窝。具体方法为:寄养的两窝仔猪日龄不能相差太大,以3日内为最好,寄养和并窝的仔猪一定要食 足初乳;其一样 在夜间进行,并在仔猪身上涂上寄母的奶水、尿和酒精以防止母猪嗅来 被寄养仔猪的异味被攻击。
1.7 断奶
规模化猪场断奶日龄一样 为21~35日龄,断奶方法为一次性断奶以便于全进全出式治理 和提高猪舍设备的利用率。断奶时可先把母猪赶下产床,仔猪留在原圈饲养2~3天,对个别体重小于5kg的仔猪,要考虑重新寄养,以提高育成率。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跳转来 页 本页共有2567个字符 ,养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