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绵阳市人民政府

来源: 互联网   2013-10-28 19:59:11   查看:  次

《中共绵阳地方史丛书——新农村建设篇》 第二章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4)
2012-08-0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

(一)调整指导思想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委在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根本转变,把畜牧业放在重要位置。1979423日、62529日,地委、行署先后在北川、江油召开山区生产工作会议和山区生产会议,地委书记、专员赵文定强调,山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反常 要发展草食牲畜。会后,行署发出《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意见》,请求各级政府把畜牧业搞上去,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在数量质量关系上,提出发展畜牧业要保持数质并重,不只看存栏量,更要看出栏量,还要看产品率、商品率;在布局上,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提出了分区分类指导的策略;政策上打破耕牛是生产资料的陈旧观念和只能公养不能私养的禁区,提出当前着重落实私人养牛,特别要鼓励 城市、工矿区邻近社员私养奶牛;首次提出科学养畜和建立良种繁育、配合饲料、防疫灭病三大体系建设;答应生产队和社员完成合同定购后余外 畜产品自由处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的组织领导,地委、行署于19806月决定组建地区畜牧局和畜牧局党组,养猪论坛 ,各县畜牧局也先后成立起来。同时,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加快畜牧系统科技人员了落实政策的步伐,1980年,在地区科委主持下,畜牧系统科技人员中有19人被评为中级职称,158人被评为初级职称。1988年,获高级职称的19人,中级职称113人,初级职称的134人。

(二)调整畜产品购销政策

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养猪业发展很快,出栏肥猪大幅度增加 ,猪肉供应由紧俏转向饱和,经营上涌现了“收购增加 ,销售下行,外调停顿,库存积压”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地委、行署充分发挥食品经营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并动员区乡供销社、畜牧兽医站和有条件的国营、集体企业及个体户,开展代购代销,打开农村销路。1980年,全区肥猪收购和本地猪肉销售比1979年增加 8.84%13.52%,解决了压库问题。

为了搞活耕牛余缺调剂,促进养牛业的发展,地委、行署指示地区工商局于198011月、12月,分南北两片在遂宁、江油召开耕牛市场座谈会,研究开放和治理 耕牛市场问题。地区畜牧局主动总结和推广广元县曾家区开放耕牛市场的体会。该区摘 取下队看牛,市场成交,自由议价,自由出境,周来 服务,吸引了3省、21个县市、30个购牛单位入市,1980年卖牛1173头,社队增收23万元。通过多方努力,全区农村耕牛交易市场逐步 恢复起来。

(三)适应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猪牛治理 体制

1981年,全区实行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已达总数的95%。但耕牛生猪治理 未跟上改革,涌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在耕牛养用上,许多地方涌现养“转转牛”,争用强壮牛,不用老弱牛,使狠心牛,造成劳伤牛多、母牛空怀多。针对上述问题,行署(1981115号文件转发地区畜牧局《关于当前养牛业中涌现的问题和解决意见》,强调要主动鼓励 和扶持社员私人养牛,生产队要帮助社员解决养牛的草料,器重扶持养牛专业户;开办牛市,答应集体、社员入市交易买卖耕牛。

养猪业在实行家庭承包后,集体猪场绝大多数解散,猪只下放。原先 生产队扶持社员养猪的“斤猪斤粮”政策无形取消,养猪多的户粪尿过剩卖不出去,肥料搭粮也不存在了。于是农民便种多少田,养多少猪。19821月,地委第一书记于希文在地区畜牧工作会议上传达省委《关于进一步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的指示,强调平稳养猪政策,包干来 组的生产队,应统一提留饲料粮,保证“斤猪斤粮”政策兑现;养猪户划饲料地,重点扶持养猪专业户,在预留机动地中划给饲料地。但因为情势发展快,这些规定多未落实,只靠国家奖励、奖售与价格政策支撑。1982年,全区生猪存栏出栏比1981年减少4.7%6.2%

(四)健全三大体系,实行科学养畜

19808月行署转发地区畜牧局党组《绵阳地区19791985年畜牧生产发展规划初步设想》,提出科学养畜和建立良种繁育、配合饲料、防疫灭病三大体系。

在良种繁育方面,19805月,绵阳家畜冷冻精液站投产,饲养进口西门塔尔成年公牛20头,后备公牛20头,年产颗粒冻精25万粒。全区建立牛冷配输精点81个,年改配本地母牛2.8万—3万头。三台、绵阳家畜改良站生产摩拉牛冻精上万粒。1982年,市种畜场建立多种形式责任制,扩大种群,搞猪杂交组合试验,成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大约克种猪重点场,每年向区内外提供种猪两千头,种禽上万只。各县以区或乡建猪配种站,推广猪人工输精。绵阳县推行以县或区统一供精,推动猪杂交改良由肉脂型转为瘦肉型,改良面达2030%

为了发展饲料工业,推广配合饲料,19806月,地委、行署在绵阳召开全区配合饲料现场会。地委书记辛清碧来 会讲话,会议参观了配合饲料厂和配合饲料、传统饲料肥育猪对比实验现场。会后,行署以绵署发[1980]98号文件转发了《绵阳地区配合饲料现场会议纪要》。1984年,全区饲料工业发展来 25家,年产配合饲料5万吨。

为加强牲畜疫病防治,197911月,行署以绵署发[1979]218号文批发了地区农业局、商业局《关于泯灭猪瘟和控制其它牲畜病的规划》,从1980年起,摘 用春秋两季普遍注射三联苗和市场补注相结合,免疫猪363万头次。当年11日起,食品部门必须凭预防免疫所剪耳号收购肥猪,市管部门查验有耳号始准入市交易,严禁病猪、瘟猪肉上市。区社畜牧兽医站也由单纯防疫病转向改良品种、经销饲料、兽药,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综合办站。

1982年,地委领导发觉和宣扬了安县汉昌公社农民刘定国当年出栏肥猪50头的先进事迹。11月,地区畜牧局、食品公司在安县召开科学养猪体会交流会,总结肯定 了刘定国养猪致富的基本体会,提出在全区推广。通过科学养猪,1984年全市存栏、出栏生猪来 达2582908头和1566905头,超过19815.41%2.65%

(五)建设商品牛基地县

按照国家计委、农业部的规划,商品牛基地县继广元之后,剑阁、梓潼、江油先后投产。1979年,冷配改良点的10个县、78个区社,当年改配母牛14420头,产杂交犊牛1420头;1980年,冷配点扩大来 197个区社,改配母牛32458头,产杂交犊牛6702头,成活6276头。这一年,地区畜牧、外贸首次合作,实施良种牛肥育出口175头。19801981年,基地县、重点县出售来 县外的耕牛、肉牛28751头和30392头,商品率6.88.8%。全区净调出区外的耕牛9179头和6189头,而存栏牛还比上年增加 1.5%以上,全地区实现了“耕牛自给”的宿愿。

(六)发展畜禽专业户、重点户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出现出一批种植、养殖、加工和运销的专业户、重点户。1982年,地委、专署召开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劳动致富体会交流会,充分肯定 “两户”在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地区畜牧局副局长邓玉成就“主动发展‘两户’,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大发展”在会上发言,表示要推行“良种、饲料、防病、技术指导”四优先,为“两户”排忧解难,争取两、三年内,全区畜禽“两户”有一个大发展。通过“两户”带动,全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1984年末,生猪圈存、出栏,耕牛存栏、出栏,家禽存栏,肉类总产量和畜牧业总产值,分别比1978年增长11.3%52.59%3.86%219.5%190.8%76.01%75.27%,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6.36%提高来 18.8%,增长2.12个百分点。

二、全面改革,扩大开放

(一)加强牧业宏观治理

1985年建市后,市委、市府对畜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器重,1986年市农业区划委员会撰写出《绵阳市畜牧业区划》,提出了全市畜牧业发展趋势、途径、分区和建议。1987年,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又组织专业人员撰写出《绵阳市畜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提出了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处理好内地农区畜牧业与盆周山区畜牧业、养猪与全面发展畜禽、数量与质量、生产与流通、畜与草、投入与产出等六个关系;提出了“七五”—“九五”畜禽发展指标以及应摘 取的十项措施,即树立商品观念,主动搞好流通;建立适合市情的饲料生产体系和畜群结构;加快科学技术推广,提高畜禽个体生产水平;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 资金投入,提高资金效益;加强法制治理 ,依法治牧;保持两个文明一起挠 ,提高畜牧职工素养;改革行政治理 机构,加强牧业行业治理 等。

(二)发挥养猪优势,建设商品猪基地县

1984年,绵阳养猪业发展快,涌现了“卖猪难”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以绵府发[1985]78号文规定:取消派购,养猪户对自养猪有自主权,可以卖给国家、集体、个体屠商,也可自宰上市销售;生猪经营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答应国营食品公司和供销社、以及集体、个体户自由购销。放开生猪购销价格,国家不再统一规定具体价格。

1986年入夏以后,旱象不断发展,玉米大幅度减少,生猪出肥下行。市政府安排粮食部门从省外调进玉米,拨平价粮两千万斤,生产配合饲料优价供应养猪大户。安排农牧部门大搞红苕藤青贮,提高饲料效益,挠 好疫病防治,在大灾之年依旧保持 生猪存栏平稳,出栏增长,畜牧业产值年增4150万元,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来 25%

1986年,三台县成为绵阳市第一个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中央、省、市、县共投资60万元,用于健全猪种改良、饲料工业、防疫灭病和科技服务四大体系。三台县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首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及以畜牧技术干部为主的生猪双推五改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和谐 各方面力量投入基地建设,进行综合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第一年,三台县出栏肥猪增加 9万头,提高2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生猪出栏率提高10%。之后,安县、盐亭、江油和市中区先后于198719881989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猪基地县,各级投资240万元,完善了品改、饲料、防疫、服务四大体系。全市生猪品改站达42个,饲料工业生产来 达20万吨以上,五个商品猪基地县年出栏肥猪占全市出栏肥猪的85%198219889月,全市生猪不断发展,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来 达7%13.8%25.7%

19889月以后,由于夺 购风潮影响,猪料矛盾增大,农民养猪无利,养猪大户纷纷转向,同时一些区食品经营站收购农民肥猪打白条。19893月,市农牧局、商业局向市委、市政府送呈《关于平稳生猪生产的报告》,建议摘 取八条措施,提高肉猪收购价,适当调整销价;保护母猪,平稳猪源;坚定兑现粮食换购政策;食品经营部门大收大贮大调,冷库贮满;和谐 饲料原料价和饲料成品;和谐 生猪发展基金,支持饲料青贮;加强扶持养猪“两户”;加强领导。同年,市委书记赵文定率工作组在市中区新桥镇调查研究后,提出改革生猪经营治理 体制,执行定点宰杀,统一税费,集中检疫,分散经营;改进生猪奖售粮兑现办法,奖售粮券交乡政府治理 发放,严格查处违法倒卖奖售粮券行为。市委、市府还多方筹措资金168万元,结构粮2330万斤,蚕蛹200吨,油枯5千吨,支持饲料工业生产;鼓励 畜牧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承包,推广生猪育肥配套技术。经过努力,全市1989年生猪存栏基本平稳,出栏增加 12.26%,猪肉产量上升7.93%

(三)发展家禽,建设水禽基地县

市委、市府把发展家禽特别是将水禽列为全市畜牧业的一个重点,一手挠 良种,一手挠 基地。19859月,安排市财政拨款,在市种畜场内建种鸭场,从英国引进SM系樱桃谷鸭父母代11个单元、1680只,育成种鸭1120只。当年供种蛋5.2万枚,又在全市新建一级种鸭场一个,二级种鸭场12个,发展以场带户养鸭专业户42户,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樱桃谷鸭种源基地。1989年,供应种蛋100余万枚,鸭苗10多万只。与此同时,市府安排资金20万元,扶持市种畜场、冻精站、农科所扩建父母代种鸡场,饲养父母代良种鸡近2万只,年供鸡苗50万只。1989年底,市府确定,在城郊普明乡征地36.5亩,新建绵阳市种禽场。设计规模为良种鸡、鸭各1万只。至1990年,已养种鸭6000只、种鸡3000只。江油、安县、三台、盐亭等县也先后建起了种鸡场、种鸭场。

1986年以后,争取来 四川省畜牧局支持,将市中区、三台、盐亭、江油、梓潼列为全省水禽基地县,强化良种、饲料、防疫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广大农村,大力动员农户发展圈养鸡、沱沱鸭,19851990年六年间,全市家禽存栏、出栏、禽肉、禽蛋由727.12万只、781.48万只、7117.9吨和16815.3吨发展至903.69万只、963.44万只、13569.7吨和25354吨,分别增长24.28%65.69%90.64%50.78%

(四)发展草食牲畜,建设奶、肉基地

1985年前,绵阳城区仅有奶牛300头,产奶90万斤,市民食 奶难。1986年,市政府决定发展城市奶牛,确定市财政贴息五年,贷款108万元,从新西兰引进良种黑白花奶牛176头。经过几年繁育,1990年发展至691头,产奶量增至400万斤,增长1.3倍和1.8倍。还出售小母牛149头,支援县属奶牛场。1990年,全市奶牛由五年前653头产奶1097.9吨,增长至1777头产奶2951.2吨。为使市民食 来 卫生鲜奶,19873月,市政府决定将种畜场、冻精站、农科所三个奶牛场和郊区奶农联合起来,筹建绵阳市乳品治理 站。199121日正式投产,开始向全市供应优质消毒袋装鲜牛奶和营养豆奶、酸牛奶、冰淇淋、奶饮料等。

1986年,经农牧渔业部、四川省畜牧局列项,投资13万元,市配套6万元,农行贷款80万元,支持梓潼县玛瑙种草养畜项目。经一年努力,完成垦荒种草5100亩,饲养奶牛和兼用奶牛212头。1987年梓潼县成立种草养畜技术服务中心,配备专管干部,扩大种草2337亩,奶牛增至450头,种草养牛专业户发展至42户,配孕母牛250头,当年产犊149头,投产挤奶28头,产奶2.15万斤,12月,市政府在梓潼县召开种草养畜现场会,参观了玛瑙种草养牛项目。

19908月,市府食品工业办、科委、农牧局联合组团,考察了河南、山东、等地肉牛开发之后,提出了绵阳市肉牛开发的初步设想:农牧部门为主,生产加工紧密结合;先易后难,从老残牛肥育入手;先行试点,逐步发展;建立肉牛开发领导小组;安排开发基金2万元,建加工厂资金50万元,饲料指标100万斤,尿素20吨。这一年,在市农科所和江油市彰明奶牛场等布置8个试验点,用秸秆氨化后育肥老残牛156头,日增重达1.04公斤/头,取得初步成果。

(五)把科技兴牧纳入“科技兴绵”总体战略

1986年后,为提高畜牧生产科技含量,加快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兴牧纳入“科技兴绵”总体战略,把软件(技术成果)和硬件(畜禽良种、配合饲料、防疫灭病、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国家技术干部、集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民营畜牧科技生产能手三股力量结合起来,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国家科技干部下乡开展有偿科学养畜技术承包。1987年,由国家、集体畜牧兽医和刘定国办的绵阳市养猪研究院的养猪能手分别负责两支队伍,每县筛选13个乡,推广养猪科学综合技术。据三台、安县、盐亭、江油、市中区五县(区、市)34个乡据统计,35名科技人员定点有偿承包,推广双推五改科学养猪综合配套技术6195户,户平出栏肥猪12.37头,比1986年户平8.1头,增长52.2%。在承包户带动下,承包乡的出栏肥猪同比增长22.4%,超出面上一倍以上。科学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当年粮食欠收、生猪却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樱桃谷种鸭研究方面,经市畜牧站、种畜场科技人员合作,进行科学试验,超过了英方提供的技术指标。在饲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国情的《饲养樱桃谷鸭技术要点》,经在大面积上饲养验证,效果突出,不来 两年,46万只雏鸭、10万枚种蛋行销海南、两广、新疆、湖南和西南三省。

(六)依法治牧

19852月国务院发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后,市政府以绵府[1986]布字第1号发布《关于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检疫制度》通告;提出六条具体规定,请求全市从198651日起,凡进入交易市场出售畜禽及其产品的畜主货主,必须持有《防疫证》、《检疫证》。198611月,市政府又发布《关于加强家犬治理 》布告,落实管、灭、免综合防治措施。年内灭犬11.68万只,免疫30万只。1990年,全市开展《家畜家禽防治条例》宣传活动月,保持“防重于治”方针,搞好畜禽社会防疫,强化检疫,严厉灭源,禁止 疫病传播。

相伴 改革深入,多种所有制兽药、饲料生产、经销企业大大增加 ,假冒伪劣兽药、饲料随之涌现。1985年,全市已有兽药制剂室9家,经销药店371家,个体商贩228人。根据农业部《关于对兽药进行清理整顿的指示》和《兽药治理 条例》,市农牧、工商等部门通过考核,对合格者发给“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兽药生产许可证”,不合格者吊销营业执照。并查出伪劣假药价值31万元。1987年,市技术监督局托付 市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对全市饲料工业企业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验,1988年后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由农(畜)牧部门负责。1989年,市农牧局对七家饲料添加剂厂严厉按照标准把关,检查验收合格的五家发给合格证,答应生产;两家不合格的停产整顿。1990年获市技术监督局的资格认证书,1991年获全市饲料工业企业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权。

(七)改革、健全畜牧治理 机构

19839月,地区畜牧局撤并于农业局,组成地区农牧局,同时,在原地区畜牧局班底基础上,成立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所,下设畜牧站、兽医站、诊断室、牧工商公司和办公室,名称虽变,职能仍旧 。1985年建市后,建立市农牧局。199111月,恢复市畜牧局。

区、乡畜牧兽医站是市、县畜牧基层机构,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靠有偿服务坚持,同时担负国家畜牧兽医法规的贯彻、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和技术服务。19889月市农牧局在江油召开全市基层站经营治理 会议。会后,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畜牧兽医站建设的意见》,请求建立基层站治理 机构,理顺治理 体制。1993年,在撤区并乡建镇中,一些地方将基层畜牧站下放给乡镇,涌现财产被平调,人员被调散,工作无人管等纷乱 现象。市畜牧局党组及时召开会议,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文件精神,提出进一步落实“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办站”的方针,巩固发展了基层服务体系。

 

(注:请以公布出版的《绵阳市新农村建设》一书纸质版为准)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