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猪场现在有280头母猪、6头公猪,出售仔猪加上销售生猪的收入每年来 达300多万元。”11月26日下午,在济源市大峪镇栗园村,记者见来 了该村的养猪大户李德广。
李德广领着记者来来 他位于山头上的养猪场,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一开始在广州打工,生猪价格,闯荡了几年后积存 了一些资金,2004年归来 家乡,先从北京买归10头长白母猪和两头大约克公猪,承包下村里的这个山头,建起了猪场。通过刻苦钻研养猪技术,他现在已经是养猪的行家里手了。他说,每头母猪一年可产仔20多头,小猪生下后28天就被农户抱养,目前已经放出去5000多头了。他下一步准备在山坡沟地养鸡、羊,走绿色养殖的路。他的养猪场是村里最大的,目前有员工15名,每名员工每月至少可以拿来 1300多元工资。“我的养猪场在2008年还成为奥运会的专供单位哩。”李德广骄傲地说。
据栗园村党支部书记朱好德介绍,这个村有7个散居的自然村,2008年以来已经集中迁来234户村民。村里人均耕地只有7分,村民原先 主要靠打工坚持生活,现在纷纷归回自己创业了,目前已有养猪场133个,饲料公司4家。猪粪除了用来出售、种地外,还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村民每家每户现在都是用沼气做饭取暖,形成了循环经济。
同样处在深山区的大峪镇寺郎腰村的农民成立了大葱合作社,目前入社农户达808户,种植大葱面积达3500亩,年产大葱750公斤,每亩大葱每年可收入5000~8000元。在该村种葱的地里,只见这里的大葱葱白至少有两尺长,长得十分匀称好看,食 起来辛辣中透着香甘。该合作社理事长石德文介绍说,他们村的大葱在明代是朝廷贡品,他们在2007年注册了“寺郎腰”商标用于本村产的大葱、山药、蔬菜品种。“寺郎腰”大葱在2004年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证书,去年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远销洛阳、焦作、郑州以及山西等地。(记者 成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