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政治系教授余章宝认为,在生猪供应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中,地方政府极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缺乏科学性的“禁令式”政策,重解眼前忧,难奏长久效。“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搞环保风暴,而不在如何实现环保养猪上多帮助农户、补贴农户,未来生猪供应肯定 要出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余章宝说。
“环保养猪”要有成本
分担机制
记者从漳州市费解来 ,当地治理养猪业污染的技术模式有两种,一是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二是摘 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但在养殖户看来,这两种技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问题,能否奏效让人怀疑。
所谓“零排放”技术,是先在猪舍中铺上木屑等原料,再加入发酵物质,生猪行情,通过化学反应将猪的排泄物分解掉。漳州市农业局能源环保站副站长纪旺盛告诉记者,“零排放”推广两年来,使用该技术的养殖场很少,“现在连树都不砍了,哪里找木屑?”
至于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如“猪-沼-果-鱼”,养猪户普遍反映,现在养猪规模动辄上百头,这种模式已不适用。漳滨村某养猪户就说,过去他家还有七八亩山地种果树,现在都被征用搞开发了,哪还有地方种果树挖鱼塘?
比起处理技术,更关键的是治污成本。环保养猪成本几何?纪旺盛有过测算:如果摘 用“零排放”技术,一头猪要摊100元,立体种养模式一头猪要摊86元。记者费解来 ,以目前的猪价行情,一头出栏生猪的毛利润还不来 100元。漳州市目前在九龙江流域的存栏量有180万头,按每头86元计,就需要1.5亿元的首期环保投入。这个投入约占2008年漳州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4%。
一些基层干部忧患,虽然政府并没有明说限制养猪业发展,但如果环保成本都落来 养猪户头上,事实上就是抑制养猪。养猪户张少华说:“这次大家缺失 这么大,将来还要大量投入搞治污,有谁投得起、乐意投?”
在此次养猪业污染整治行动中,漳州市明确提出“谁污染谁治理”。把工业领域的治污思路引入养猪业能否奏效?对此有农业部门人士就表示,又要猪肉便宜又要养猪不污染,这很难两全,何况养猪业还是弱势产业,要养殖户承担所有环保成本明显不公平。
余章宝认为:“养猪业引入环保门槛势在必行,但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办法,其中环保成本是个关键问题,必须要有鼓舞政策来分担环保成本。” (记者 项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