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现在养猪赚钱吗?赚钱为何不多养
今年以来,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猪价走高,养猪效益也走出亏损不断归升,当前全省规模养猪场出栏一头肉猪平均可纯利300—400元,散养农户效益更高。
行情红火、效益可观,农户和养殖场补栏增养的主动性理应高涨。然而,记者在7月31日召开的全省生猪工作座谈会上费解来 ,由于多种原因制约,农户和养殖企业积极 增养的状况并没有涌现。
阜宁县多年来一直是全省“养猪第一大县”,今年尽管生猪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但全县母猪、商品猪的存栏还是均现较大幅度下行。估量 因素,一是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上升,二是部分养殖户由于长时间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三是高温季节养殖户规避疫病风险降低存栏,四是养殖比较效益下行和养殖风险的存在,导致部分散养户退出。据调查,目前一个年出栏1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即使没有市场价格风险和疫病风险,生猪行情,每头猪纯收入200—300元,其年收入也仅仅相当于一个普通打工者。因此,即使碰上今年这么好的行情,养殖户也普遍缺乏扩大养殖的主动性。
猪价走高,养猪农户反而在加速退出——在我省另一个养猪大县如皋,一项调查也反映出同一方向。据调查,近年来,虽然猪价平均偏高,头均利润达300元左右,但是,年上市50头的规模养殖户,其收益也仅为1.5万元。相比较之下,外出打工者年均收入来 达2万元以上,而且还没有投资、疫病、市场等风险,不少农户为此不再养猪而筛选打工。该市推行万顷良田建设后,长江镇、如城镇及经济开发区10多个村的生猪养猪户已全部退出。
即使有的农户和养殖企业有意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受来 几个制约原因的影响,也难以如愿。无锡市生猪供应缺口很大,养殖企业想扩大养殖规模,却面临着“四难”:一是“地难找”,无锡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已不来 0.4亩,扣除太湖治理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可用于发展生猪生产的土地十分有限。二是“人难觅 ”,随着各地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工资上调,从事养猪业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去年招聘一名养猪人员的月薪普遍在1200—1800元,今年提高来 2000—2500元仍无人问津。三是“款难贷”,养猪业是农业中的一个弱质产业,经常 会受来 市场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威逼 ,比较效益很低,如果按目前的贷款门槛、期限和利率实施“贷款养猪”,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四是“猪难养”,尽管近年来生猪疫病防控严厉,但重大疫病仍经常 侵略,一旦发生,缺失 惨重。楚州、涟水等地在调查中也发觉,养殖农户和企业忧患饲料和仔猪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制约了养殖效益的提升空间;新一轮补贴政策出台,会带来生猪价格大幅度归落,造成新一轮养殖亏损,因此不敢扩大养殖规模。
猪肉在“菜篮子”中举足轻重,而调动养猪农户和养殖企业主动性,平稳和发展生猪养殖,对于促进保供增收关系重大。
就在此次座谈会上,养殖企业和专家们提出建议,养猪不光要有利可图,还要重点解决生猪养殖几方面的制约原因。
近年来,生猪行情频繁暴涨暴跌,相比之下,粮价却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状态,农民种粮没有后顾之忧。有关代表渴望 借鉴粮食扶持政策,改进和完善生猪补贴政策。淮安楚州区代表建议,要像保护粮食生产那样给予养殖户一个保护价,在生猪价格跌至低谷时让养殖户能够保本不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价格上涨时补贴鼓舞,行情低迷时取消补贴,产生助涨助跌的逆向调控成效。扬州市的代表建议,生猪扶持政策不能撒胡椒粉,奖励分散养殖,这样做不利于市场平稳。对能繁母猪的补贴,除国家的100元普惠补贴外,各级财政应集中资金,重点对规模养殖场给予配套补贴。对生猪调出大县的补贴方式,也应变以县为单位补贴为以大型标准化养猪场为对象,以生猪出栏量或母猪存栏量的定额补贴。
对于养殖企业最头痛的“地难找”问题,苏州市的代表建议,各市(区)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按畜牧业发展需要,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规划,并按农用地进行治理 。在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畜禽规模养殖的用地需要,预留一定的用地空间,提供用地条件。
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国对记者说,现在各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急需大量有机肥,而畜禽养殖场的天然有机肥料却在当污染治理。其实,完全可以摘 取农牧结合的办法,在连片蔬菜基地或高标准粮田中间或周围布局规模畜禽养殖场,既可肥田,又可防止污染。
养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企业往往贷款无门,有代表提出,目前国家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让加工型龙头企业受益匪浅,而生产型龙头企业却很难得来 扶持。因为养殖业的土地一样 都是租用的,没有土地证,即使是最现代化的猪舍也办不了房产证、形成不了实物资产。而没有足够的抵押,银行无法放贷,反常 是固定资产贷款。养猪周期长,如果算上猪场建设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有产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都贷不来 ,仅靠自身积存 发展养猪实在太难。渴望 政府在制订保证 “菜篮子”供应的扶持政策时,重点增加 生猪养殖规模企业的信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