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市场上买来 的猪肉都是无公害的,因为只有无公害的猪才能进入厦门岛。市政府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在厦门市摘 访时,很多群众这样告诉记者。
从6月1日开始,厦门市在岛内推行“无公害生猪”准入制度。3个月过去,记者在调查时发觉,尽管目前厦门市场的猪肉都打出“无公害”的招牌,然而老百姓食 来 的并非全部是“无公害猪肉”。
“无公害猪肉”难说清楚
厦门市贸易发展局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厦门市加大了治理餐桌污染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猪定点屠宰和瘦肉精检测等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里渴望 更进一步,就决定推行无公害生猪市场准入的做法。在刚开始的一个月里,养猪网,销来 厦门的“无公害生猪”价格每头比普通生猪高出15元左右,一些养猪户开始坐不住了,纷纷进行无公害生猪产地认证。
无公害产品存在重认证、轻治理 的现象。龙岩市一些养猪户告诉记者,无公害认证部门认证一家养猪场的收费是1万多元,但除了每年一次的例行“年检”外,基本上就不再进行治理 ,一些养猪场还是按照原先 的饲养方法进行治理 。
此外,在进行认证时,一些猪场在申报年出栏量时本身就“打了潜伏”,申报数量比实际出栏量要多。一些养猪户向记者反映,一些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养猪场由于“指标”用不完,就将一些指标转让给其他养猪场使用。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看,福建省目前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60多万头,实际上这一数字有“水分”。
“好猪”和“差猪”一个样
记者发觉,目前不少普通生猪照例可以进入厦门市场。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一家万头猪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猪场根本没有经过工商登记,更没有经过无公害产地认证,但约有1/3的生猪照例销来 厦门。
厦门市同安区刘山村是厦门的养猪专业村,全村大大小小100多家养猪场。记者看来 ,这个村污水横流,一些猪舍就建在垃圾堆旁,但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养的猪大都销来 厦门岛内。
“好猪”和“差猪”一个样,一开始涌现的无公害生猪优质优价很快被“抹平”。记者日前在龙岩市调查时看来 ,销往厦门的“无公害生猪”和销来 广东、泉州等地的普通生猪价格完全一样。龙岩市金和公司是一家经销无公害生猪的龙头企业,这家公司目前和17家养猪场签订了生产、销售无公害生猪的协议。在这家公司与6家养猪场负责人的座谈会上,他们纷纷告诉记者,按照饲养无公害生猪的标准,每头猪的生产成本要至少增加 15元至20元,但现在根本体现不了优质优价,所以一些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养猪户也不再按照无公害标准饲养生猪,“食 亏的事情谁还会干!”
业界观点
仅有良好愿望还不够
业内专家认为,厦门市在岛内推行“无公害生猪”准入制度,这一做法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目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制,才能真正将好事办好。
要加大对无公害生猪的检测力度并进行公开,在此基础上建立信用制度。龙岩市新罗区生猪产业协会会长林耀江认为,作为销区的厦门市要像检测瘦肉精那样,在无公害生猪定期抽检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真正把好市场大门,并将抽检结果向群众公开,让群众享有晓 情权并参与监督。
要引导市场通过竞争实现优质优价。厦门实行“无公害生猪”准入后,一些市民认为他们买来 的猪肉都是无公害产品了,几乎所有的零售店也打出无公害猪肉的招牌。但厦门市农业局的同志告诉记者,真正的无公害猪肉要依靠从饲养、运输、屠宰、配送、零售等全过程的严厉质量监控,目前厦门市大部分猪肉还未来 达无公害猪肉的质量请求,反常 是遇来 屠宰、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制约瓶颈。目前,要加强从生猪饲养来 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并进行屠宰工艺的改进。在此基础上,让检测质量高的优质猪肉实现优价。
连续 大力培养猪肉品牌。厦门市贸易发展局的同志认为,目前,厦门市场已有多家经营品牌猪肉的企业,要大力扶持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让这些企业建立起食品安全的保证体系,进而真正建立起“企业保证质量、政府监督企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关链接
什么样的猪肉才算“无公害”
猪肉是我国最大众化的肉类食品之一,来 底什么样的猪肉才算是“无公害”?福建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的专家告诉记者,只有严厉按照无公害猪肉的标准进行养殖、生产和销售,才能让消费者真正食 上无公害猪肉。
加工和销售无公害猪肉的前提是养殖无公害生猪。专家介绍,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无公害生猪的养殖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合格的饮用水,要定期摘 集水样送检,确保水质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请求。猪场要配有污水处理净化设施;二是要对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及配合饲料进行严厉监控;三是建立并储存 免疫和全部用药的记录,包括生猪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物名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等,从而建立药物使用追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