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浅谈我国现代化养猪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来源: 互联网   2013-07-28 23:48:59   查看:  次

浅谈我国现代化养猪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page]

浅谈我国现代化养猪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005年06月09日 07:48 农博网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猪业现代化又在畜牧业现代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而发展现代化养猪生产在于为国家节省土地,减少猪舍建筑面积。利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地生产工艺和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的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以提供更多地断奶仔猪,缩短肉猪出栏天数,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基础上获取总体效益,为我国养猪企业和专业户达到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并利用现代化养猪技术使农民致富,提高畜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化养猪业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集约化、现代(工厂)化养猪场,并很快传入我国。1965年北京市长阳农场就采用了育肥猪自动采食箱。70年代,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在大城市周围应建立机械化养鸡、养猪厂的指示,这对发展现代化养猪业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因此,我国现代化养猪是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开始的,由于大,中城市具有知识密集,对外交流多、信息多、资金充裕等优越条件,因而发展较快。1976年天津大港式集约化养猪场对北京影响很大,在考察东欧国家现代化养猪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机械化养猪场--北京红星实验猪场,同时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在7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了第一套现代化养猪设备。1979年农机部在上海金山召开了机械化养鸡、养猪学术研讨会,时任农机部领导的项南部长出席会议并主持成立了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于饲料营养,畜牧机械,家禽遗传育种和环境生理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并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较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养猪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普及此项技术,中国养猪行业协会曾与美国大豆协会等国外驻京单位合作,举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和组织部分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出国考察。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成立20年来,会员单位遍及全国26个省市,每年召开年会,交流现代化养猪经验,曾编辑正式出版《工厂化养猪》,论坛 ,《中国工厂化养猪二十年论文集》等专著。隶属中国养猪行业协会由作者组建“北京牧三高养猪技术咨询服务部”,近年来与“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中国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并有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部分专家参与,先后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举办“现代化养猪应用技术研讨班”多期,相继有京、津、沪、穗、湘、桂、赣、鄂、闽、黑、辽、晋、冀、蒙、宁、新等省市数百人参加。不少人员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进行了现场参观和技术培训。由作者与中国农影合作录制的“现代化养猪综合技术”现场录象技术讲座传播到20多个省市有关企业、教学、科研单位。这些工作都大大普及了有关应用技术,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规模养猪(含大、中型现代化猪场和年出栏50头以上的专业户)数字不足全国出栏猪总头数的15%,但却说明了我国养猪业已经迈向现代化养猪之路。在各部门专家指导下,各省市已建成了一批大中型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如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种猪场、天津宁河原种猪场、江西红星牧业公司、辽宁辽阳原种猪场等都已成为我国良种猪繁育基地、商猪生产基地、优质猪出口基地和现代化养猪示范基地,其生产和管理水平已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养猪水平。不少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2.3胎。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5%以上,4周龄断奶仔猪平均头重7~8千克,肉猪全程24周体重达90~100千克,全群耗料增重比3.3:1。上海跃进农场1990年每头母猪由原来平均年提供断奶仔猪23头,提高到28头(母猪有50%太湖猪血统)。河北省芦台农场饲养的迪卡配套系祖代母猪平均每头年提供断奶仔猪23头。河北省明慧养猪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所民营养猪企业,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已有原来的24头猪发展到目前拥有220hm2土地,2800头母猪,集农、牧、果、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联合经营企业,该公司新引入的900头pic配套系祖代猪已初产448窝,产活仔5286头,平均窝产活仔11.8头,哺乳四周断奶214窝,2399头,平均断奶窝成活1.21头,平均头中7.43千克,断奶成活率91.43%。不少农民养猪户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饲养优良品种和优秀杂交组合,全价配合饲料和仔猪早起断奶,改善养猪环境等技术,已经把家庭养猪副业型逐渐转变为经济经营型。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养猪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从五省十场看现代化养猪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现代化养猪生产在我国养猪业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作者今年应邀对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地区五省十个猪场进行参观考察,发现的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1.不了解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仍然停留在集约化养猪的水平上 。

  集约化养猪和工厂化养猪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集约化养猪只是高密度的饲养方法,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而现代化养猪的内涵主要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程序化,其生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最好以“周”为单位(母猪发情周期为3周),常年均衡有节律的进行生产,必须按计划组织同步配种、同步产仔、同步断奶、同步转群、同步上市,要求按计划按批次做到“全进全出”,其中同步配种和“全进全出”是实现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而这些养猪场生产工艺和建筑设计的不规范都不可能按预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周转,上百个产床集中在1~2个大棚内,无法做到“全进全出”,按计划周转的目的,生产程序混乱。

  2.养猪设备不规范,对生产不利

  养猪设备应便于仔猪哺乳,提高仔猪成活率,不伤种猪肢蹄,延长种猪使用年限,节约能源,不浪费饲料,有利环境控制和污物排放。而多数猪场的母猪产床仍采用钢筋焊接和金属编制网式床面,对母猪肢蹄伤害很大,缩短母猪使用年限,增加了淘汰率,有的场还在床面上铺设木版和利用木版制作仔猪保温箱,既不利于清洗消毒,价格,又由于舍内温度较大,木版容易霉变腐朽,而这些设备的使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年即需更新,既不利于生产又造成资金浪费。

  3.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现代(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对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参数、设备要求、管理措施等缺乏全面的了解。不少单位以本来设计不规范的猪场当成样板,致使“谬种流传,贻害万千”。只有在有实践经验的养猪专家进行工艺设计和提供养猪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再进行建筑设计才是可行的。

  三、建设现代化猪场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

  1.以现有的土地面积为基础确定饲养规模。  

  一般饲养500~600头母猪,年产10000~11000头出栏猪的猪舍建筑面积为7000~7600㎡(不含附属建筑和道路),约需占地2~2.5H㎡。尽量不占耕地,选址应远离村庄、畜牧场、兽医站、屠宰场和主要交通要道,用电方便,水源充足并合乎饮用标准,地势高燥,利于排污和防疫。

  2.根据生产规模以及现代化的生产程序科学的对猪舍进行设计。
  
  特别是分娩舍,仔猪培育舍是整个猪舍设计和投资的重点,要求提供最佳的环境和饲养条件,这是一个现代化猪场成败的关键。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全年均衡生产的生产工艺却是整个设计思想的核心。  

  3.采用优质耐用的专用养猪设备

  专用养猪设备应包括亩猪分娩床、仔猪培育床、哺乳仔猪保温箱、不同猪群专用的采食槽(箱)、不同规格的自动饮水机,不同猪舍的供暖和通风换气设施以及整个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母猪的分娩床,多年实践证明,用钢筋焊接和以金属编织网做床面对母猪肢蹄的伤害大,母猪和设备均使用年限短。而目前由燕东畜牧设备厂用镀锌板冲压成漏缝床面前制作的产床和育仔床(原由匈牙利引进的样品),不仅漏粪效果好,不伤害猪肢蹄,且使用年限长。而水泥砖式或木版式仔猪保温箱不仅保温效果差,不易挪动,缩小了仔猪活动范围,更不利清洁消毒,木制箱易腐朽,滋生霉菌,对猪健康不利。用玻璃钢制的保温箱较为理想。  

  4.在较大规模的生产场应采用“SEW”设计方案

  随着现代化猪场规模的日益扩大,有的生产规模在年产3万至10万头。新的养猪技术和生产工艺已在欧美各国不断出现,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SEW”的英文全称是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即离玻式早期断奶。此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母猪初乳中的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时,对仔猪实行更早断奶(10~12天),并把断奶仔猪转移到远离分娩舍的育仔区进行培育,以避免哺乳母猪对仔猪传染疾病。生产规模在1500头母猪以上,最好不采用“一条龙”流水线生产模式的设计方案,建议因地制宜地采用繁殖区--育仔区--大猪区三点隔离式,即“SEW”设计方案。在大城市周围,由于人口密集,蓄产品流通量大,且来源复杂,最好不要建规模过大的猪场。

  5.建议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主管部门继续组织现代化养猪应用技术研讨会,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普及、传播有关知识和应用技术。同时建议新建场的企业和单位在建场时聘请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生产工艺设计,以免出现以上问题和损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养猪户逐渐减少,饲养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引导我国养猪业向现代化养猪道路健康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也是每个畜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养殖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