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畜牧行业展会 > 畜牧展会报道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听课笔记17日上午(连载一)

来源: 新南方养殖服务   2016-10-18 10:00:50   查看:  次

  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养猪行业盛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曼养猪大会(Allen D. Leman Swine Conference),旨在搭建出的一个不带偏见的共享知识与经验的平台,迄今已有31年历史。自2012年进入中国,致力于为养猪行业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科学为本的解决方案。历经四届,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极大关注,成为养猪业最有价值的会议之一。

 

 

  哼哼会评继推出第四届李曼大会会评后,得到大家的广泛传播和影响。10月16—18日,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在南京举办,哼哼会继续在一线为广大养猪朋友带来最新听课笔记和解读。

  2016年10月17日上午

  中国养猪行业主要疫病监测预防

  杨汉春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

  杨汉春教授主要从猪场疫病监测的重要性、猪场疫病监测体系、猪场主要疫病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一、猪场疫病监测的重要性

  1、系统掌握猪场疫病发生与流行状况以及危害程度,制定和调整相应的预防与防控措施。

  2,、发现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疫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3、评估疫苗的免疫状况与群体免疫效果,决定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的选择与更换。

  4、监测猪场相关病原的变异、新毒株及新病原的出现,及时调整预防与控制策略。

  5、引种与疫病净化的需求。防止引入病原,淘汰阳性种猪,构建阴性种猪

  二、猪场疫病监测体系

  1、监测机构

  主要包括兽医行政部门,以及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养殖企业、大型动保企业的诊断室及实验室,专门从事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的公司。

  国家层面的监测任务主要是重大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重点原种猪场主要疫病监测工作》,重要疫病净化相关的监测与认证等。

  2、监测内容

  (1)临床监测与诊断 包括猪群健康状况、发病个体及群体的临床表现、流行特点、发病率、死亡率等。

  (2)病理学监测 包括发病与死亡猪解剖,大体病变观察,组织样本的显微病理学观察。

  (3)病原学监测 包括临床样本的病原检测,病原分离与鉴定,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

  (4)血清型监测 包括猪群感染的血清型诊断,猪群感染状况的血清型监测,猪群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3、监测方案

  疫病种类:包括口蹄疫、猪瘟、PRRS、伪狂犬、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监测,猪病毒性腹泻相关疫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δ冠状病毒)的监测,猪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的监测。

  监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技术(ELI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胶体金试纸条),分子生物学技术(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测序与分析)。

  监测时间:常规监测:猪群健康的巡视、猪群健康的临床监测、猪场散发性病例临床样本的病理学检测。

  临时监测:发病个体及群体的临床监测与诊断,病原学与血清型监测与诊断。

  定期监测:猪群感染状况的监测、猪群带毒状况的监测、猪群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

  引种监测:疫苗种类、病原学监测、血清型监测、精液稀释。

  三、猪场主要疫病的监测

  1、口蹄疫

  监测时注意区分O型、A型病毒,血清学监测时感染猪与疫苗免疫猪要作出鉴别,对于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要求两次免疫后1个月监测猪群抗体水平与阳性率,每批疫苗监测一批猪,每个疫苗企业监测一批猪。

  2、猪瘟

  监测时要注意区分疫苗病毒与野毒,种猪群净化监测时的采样为活体采取扁桃体,监测抗体虽然不能区分野毒与疫苗毒,但可以评价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制定和调整猪瘟疫苗免疫程序。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要注意区分高致病性毒株与低致病性毒株以及安全性差的疫苗免疫引起的临床表现。血清型监测时,阴性场,每半年或每季度监测一次;阳性猪场,要监测猪群抗体,分析感染状况。抗体监测不能区分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不能区分不同毒株的感染和多毒株的共感染,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不能代表PRRSV疫苗的免疫效果。

  4、猪伪狂犬病

  血清型监测可以区分野毒与疫苗毒。阴性场的种猪群要每半年监测一次。阳性场要重视带毒种猪和后备猪的监测。

  5、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

  感染十分普遍,无阴性场,感染PCV不一定出现临床疾病。在普遍感染的情况下,病原学监测意义不大,但可以反映猪场的感染状况。虽然PCV的抗体监测不能区分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不能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但可以反映猪场的感染状况,可用于评价疫苗免疫状况。

  6、猪病毒性腹泻疫病

  临床监测不能区分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学监测时要注意区分PEDV,TGEV,RV,δ冠状病毒。可通过监测母源抗体水平,评价疫苗免疫对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效果。

  7、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大多继发于病毒病,应注意鉴别原发性病毒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时要重视耐药性监测,并进行血清型鉴定。

  对于规模化猪场疾病的防控,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地位越发突出,其中分子诊断技术极其重要,而脐带血检测技术,依靠先进的检测方法,通过评估各种病原、毒素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系统全面评估和诊断母猪、仔猪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诊断、评估和防控提供可靠、精准和科学的依据。

  采用特异,准确的监测技术(商业化的、公认的监测试剂和试剂盒)进行病原学与血清型监测,对于猪病监测与诊断是不可缺少的,但同时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一定要很好的与临床监测密切结合。猪场疫病监测工作应制度化与合理化,但不可过于复杂化。猪场监测方案的制定应结合猪场疫病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实验室条件等合理制定,大型养殖企业应建设相应的诊断与监测实验室,猪场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应与具备相应条件和水平的相应实验室结合。猪场疫病监测的结果与数据要结合临床实际,合理分析,应对疫病预防与控制有指导作用。

  关于控制PRRS的最新研究进展

  鲍勃•莫里森教授 兽医博士,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
 

 

  莫里森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一是:我们没有降低蓝耳病的发生率,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探寻蓝耳病毒的来源;

  二是:在蓝耳病控制方面表明:从母猪群中清除蓝耳病毒是可行的,但是很多母猪场清除病毒(稳定)花费的时间太久。通过2009年到2016年7年时间,统计了765个母猪场蓝耳病每周发病率,通过预测模式进行了评估。最近三年发病率没有降低(2014年-2016年,发病率分别是23%,26%,26%)。

  对于PED的了解比较清楚,从2012年7月-2017年PED发病率显著下降,2013年56%的猪场阳性,2014年阳性猪场下降到9%,2015年下降到8%。目前成功建立了PED模型,有五个参数产生了高度的吻合,包括:污染的饲料、料车、非生物媒介、区域、货车、移动。通过PED模型表明:超过75%的传播是由局部空间扩撒和移动引起。污染的饲料可能也很重要。其他模式对病毒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可能很重要(料车、货)。

  相对PED可准确判断病毒感染来源而言,还无法弄清楚猪场蓝耳病毒的潜在来源。这不利于蓝耳病的清除。清除蓝耳病,生物安全很重要,包括:空气、运输、人/污染物、粪便转移、饲料。另外通过卫星定位研究表明,猪场周围有树或高处有山可以减少蓝耳病的发生。

  我们能更有效地把病毒从母猪群中清除出去。这样母猪群和生长猪群将有更好的生产成绩,死亡率更低,平均日增重更好。

  在猪群健康监测项目中,对2009-2013年一项蓝耳稳定时间的研究中表明,不同猪场蓝耳稳定时间是不同的。参与研究的猪群的入选标准是:母猪群急性感染;用本场毒株或MLV疫苗感染并闭群;最终目的是获得蓝耳病稳定(备注:50%感染1-4-4株;50%场检测到蓝耳(过去3年),共16个集团61个猪场)。研究结果:需要38周达到断奶仔猪检测不到病毒(TTS),需要16.5周达到原来生产基准线(TTBP),损失2.2头仔猪/母猪。为什么不同猪场稳定时间不同,主要是执行力问题。

  活病毒接种的猪场及先前有过蓝耳感染的猪群达到断奶仔猪检测不到病毒(TTS)时间更短;活疫苗免疫的猪场及先前有过感染的猪场达原来的生产基准线(TTBP)时间更短,总损失相对较小。猪场到底使用活病毒接种还是疫苗免疫,各有利弊,请猪场根据情况作出选择。

  其他重要发现:80%的猪场达到TTS,72%达到暂时阴性状态;阶段性蓝耳病PCR检测模式。早期TTS是可能的,平均42.89周,最长60.4周,最短24周。

  2014-2016年的一项研究:准入标准SHMP(猪群健康评估项目)项目中母猪群感染过1-7-4毒株;同意至少连续4次监测,每次至少监测30窝(6×5血清);不需要执行封群或感染。共5个集团,107个场。

  小结:2016年研究系统的TTS,最好的平均37周(32-42周),长的平均44周(39-51周)。

  2013年和2016年研究的比较,2013年达到稳定的时间是38周,断奶时检测不到病毒的猪场占80%,生产达到以前标准的时间25周,而2016年分别是44周,62%及18周。

  目标是如何用更短的时间获得稳定的高成功率,如何用更短的时间使蓝耳病毒在产房中消失,需要注意内部生物安全。

  目前正在计划用提前断奶的方式来控制蓝耳病,那么注意提前断奶的好处和成本。

  好处:更短的TTS,更低的死亡率,增加日增重;更早引入后备猪;更早混群。

  成本:增加早期断奶饲料费用;增加断奶猪的死亡率。3.4周的盈亏平衡。

  目前正在招募母猪场加入提前断奶项目,目标是有30个母猪场参与,并比较这些场的TTS(断奶时检测不到蓝耳病毒)。

  总结:我们需要弄清楚猪场蓝耳病毒来源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我们可以提高母猪场清除蓝耳病毒的能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依然是困扰养猪行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每年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种猪繁殖障碍(流产率高、提前分娩造成弱仔和死胎数增多,延迟发情)及生长猪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肺炎、继发感染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等)。蓝耳病的防控,实践证明: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由无法清楚猪场蓝耳病毒的潜在来源,对猪场蓝耳病的净化难度会增加,实践证明蓝耳病净化后可显著提升猪场生产性能,可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但鉴于我国养猪行业的实际情况,养殖环境、疫病流行状况等,猪场在蓝耳病的净化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利弊,不可盲目追风,关键是如何达到蓝耳病毒在猪群内部相对稳定,提高生产成绩。

  猪水泡相关病的诊断调查研究进展

  法比奥·万努奇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病因:

  引起猪发生水疱病的病原包括:口蹄疫(FMD)、猪水疱病(SVD)、水泡性口炎(VS)、猪水泡性皮疹、塞尼卡谷病毒(塞尼卡病毒A)。此外,引起猪体发生水泡或糜烂性病变的原因还包括化学烧伤、热灼伤(强光的照射),虽然该两种因素在临床上很少见,但也应考虑在内。作为已有14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的兽医工作者,法比奥万努奇认为引起猪水泡的原因在临床症状上还不能区分,需通过实验室诊断。

  猪水疱性皮疹

  1932年首次报道;1959年猪群中已净化;1972年报道在美国加州的海狮(地名)有新病例发现。因该病在猪上已得到净化,该病只感染猪,现很少对其研究。

  猪水泡病:该病1966年意大利首次报道,该病与FMD临诊上很难区分;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美国没有)报道过;近来在葡萄牙(2007)和意大利(2009)有过暴发

  水泡性口炎:水泡性口炎从18世纪在马群里有爆发,1927年首次分离,血清型有2种,分别是:NEW Jersey(新泽西州型)和Indian(印第安纳州型)。VSV的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和接触污染物转播,其中吸血昆虫传播(蚋、蛉)也是一个重要传播途径。爆发高峰季节为春季和夏季

  口蹄疫

  1929年美国报道了最后发生的案例;195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报道了最后发生的案例;1993年意大利、1997年中国台湾也有报道;最近报道口蹄疫的时间是2010年(日本)、2007年(英国)。英国在发现FMD流行前,病毒已在其他动物存在一定时间,其中在羊身上没有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很快从羊传播到50个猪场,造成疫情的大面积流行,带来1700万羊和猪的扑杀。(日本)2010年,是从水牛开始流行,同样也对日本的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FMD的防控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猪身上,因为FMD不仅只在猪身上传播,而是会导致咋所有偶蹄动物进行跨物种传播。其中羊是FMDV的携带者(储存器),猪是FMD的放大器,牛是FMD发病的指示者。

  赛尼卡病毒A

  1988年首次分离,2015年被定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和FMD是一个家族。该病主要在夏季结束秋季开始(8月份),有明显的月份发病特点。2015年9月由科赫假设验证通过,对9—10周的仔猪攻毒试验,病毒血症5~7天,在心、脑、肺、小肠等组织均可分离到病毒,第10天可出现典型的水泡症状,从水泡和死亡的猪只的肠道病理切片可确诊。随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也有相关报道。该病与水泡口炎、水泡性皮疹有同样的口鼻出现水泡;不同在于它可导致新生仔猪的死亡。

  法比奥·万努奇讲解了猪水泡相关病(口蹄疫、猪水疱病、水泡性口炎、猪水泡性皮疹、塞尼卡谷病毒)的病原学、发病史、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等详细情况;其中口蹄疫疫情的病程较长,影响最大,FMD爆发对于每个国家都会造成毁灭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带来的较大经济损失最高可达140亿美元;由于导致猪体发生水泡相关病基本不能通过临床症状区分,为减少经济和政治影响,一旦猪场内出现水泡症状按口蹄疫疫情进行防控和处理;赛尼卡病毒和水泡口炎、水泡性皮疹有同样的口鼻出现水泡;不同在于,FMD可导致新生仔猪的急性死亡。防控猪水泡性疾病,最好进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分析;严格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和日常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密切关注偶蹄动物发病情况及携带病原的影响。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分子特征分析及基因缺失疫苗的研制

  仇华吉 研究员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从2011年开始我国猪群伪狂犬病重新流行,最早从华北地区开始,随后从北到南,迅速席卷全国,母猪以流产、死胎为主,仔猪神经症状、高死亡率为主,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发现伪狂犬新毒株——TJ株

  2012年,在天津某大型猪场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别诊断,确定是不同于经典株的伪狂犬毒株,命名为TJ株。通过实验证明PRV TJ株在小鼠和猪只上的致病性增强。同时发现滴鼻接种死亡率高于肌肉注射途径。感染日龄越早,死亡率越高。

  对PRV TJ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TJ株与SC株相比,在494位有一个氨基酸的插入;在194、54位各有一个氨基酸的替换;与早期毒株相比,TJ株与近期分离毒株均有特异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致病力增强有关。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构建出rPRV TJ-del gE/gl/TK三基因缺失伪狂犬毒株,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构建的三基因缺失病毒rPRV TJ-delgE/gl/TK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对小鼠、绵羊、和仔猪更为安全,较低剂量即能保护仔猪抵抗致死性PRV变异株的攻击。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Bartha-K61株疫苗不能对PRV变异株(TJ株)提供完全的保护。

  2、与经典株SC株相比,变异株(TJ株)对小鼠和猪致病性明显增强。

  3、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TJ株多个病毒蛋白出现了特征性变异。

  4、构建的双基因缺失病毒rPRV TJ-del gE/gl,对仔猪安全且能对PRV变异株的攻击提供完全保护。

  5、构建的三基因缺失病毒rPRV TJ-del gE/gl/TK,对小鼠、绵羊、和仔猪更为安全,能保护仔猪抵抗致死性PRV变异株的攻击。

  仇华吉研究员针对目前伪狂犬流行现状提出了防控建议:加强抗体检测,一旦发现gE抗体阳性,要对疑似伪狂犬病的感染猪进行病原检测;坚决淘汰gE抗体阳性公猪;对于gE抗体阳性猪场,除了50-60日龄仔猪免疫外,还要增加新生仔猪的喷鼻免疫,使用gE抗体阴性后备母猪逐步替换母猪群;后备母猪配种前补免一次疫苗;Bartha-K61疫苗对变异株也有保护但是需要种猪群每年至少免疫2-4次;要从gE抗体阴性的猪场引进种猪

  目前流行的伪狂犬病以母猪流产和仔猪神经症状及死亡为两大症状。伪狂犬流行具有新的变化:一是感染后潜伏期更长;二是保育猪,甚至中大猪的临床症状更加典型严重;三是种猪终生带毒,造成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播;四是疫苗免疫效果下降。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目前分离到的PRV流行毒株同源性相近,但是与经典毒株有一些差异,但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变异株伪狂犬的危害,伪狂犬疫苗免疫保护力与猪群管理和健康状态有很大关系,广大养殖户合理科学做好伪狂犬的防控,一方面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屏障,尤其是引种环节,同时加强对种猪群的检测,剔除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只。另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免疫方案,增加免疫次数,并制定长期的净化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南方脐带血检测可以通过检测母猪伪狂犬病毒垂直传播,评估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通过测序分析猪场伪狂犬病毒基因类型,猪场可以利用脐带血检测,为猪场伪狂犬防控提供打下坚实基础。

  猪饲料配方原料选择与配置技术

  王恬 南京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猪的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对营养的摄取在猪的各个阶段,也是循序渐进,各有特点,这就涉及到猪场的饲料应用必须按照猪的生长规律,即从小猪-中猪-大猪-母猪这个饲养过程的饲料配制与原料选用,必须区别对待,才能达到最大程度节约饲养成本。

  到出栏整个生长期中的增重与饲料消耗的关系为:从出生到60kg此阶段增重约占整个增重66%,约占饲料总消耗33%,从60kg到出栏约占整个增重33%,约占饲料总消耗66%

  一、猪配合饲料原料选择问题

  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饲料资源情况,常用大宗原料为:玉米,麸皮、豆柏、鱼粉,矿物质氨基酸等原料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谷粉,石粉,贝壳粉、食盐、磷酸氢钙与维生素。

  设计高能量水平配方时,可以考虑添加油脂,设计含粗纤维较高的配方时,最好能用优质草粉或叶粉。

  二、考虑NSP(非淀粉多糖)含量的重要性

  玉米中的NSP(非淀粉多糖)含量在8-20%变化,由纤维、蛋白、淀粉的复合物构成。几种饲料原料总NSP(非淀粉多糖)的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变化,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

  谷物、大豆储存后的NSP(非淀粉多糖)含量

  30D90D

  玉米3-5%5-7%

  小麦4-6%5-9%

  大豆3-4%6-8%

  三、考虑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

  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麦角碱、烟曲霉毒素

  霉菌污染饲料的后果:1、降低饲料养分含量,2、饲料中的霉菌素影响畜禽消化吸收3、霉菌毒素使畜禽免疫系统受到损坏4霉菌毒素破坏畜禽生殖系统。

  四、根据猪各生长阶段的需求配合饲料

  1、乳猪阶段生理特点及其饲料配制技术(断奶-10kg)

  ①需要从未断奶及断奶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空肠形态及对空肠屏障的影响等生理特点去考虑饲料的配制

  ②不同蛋白质源、断奶对仔猪胃肠道内消化酶活性、酸化剂、电解质的平衡、脂肪、卵磷脂等考虑饲料的配制。

  2、仔猪阶段生理特点及饲料配制技术(10-20KG)

  ① 需要考虑不同鱼粉的氨基酸回肠末端的表现消化率。

  ② 不同大豆蛋白产品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3、生长育肥猪阶段生理特点及其饲料配制技术(20-90kg)

  猪的两种阶段饲养生产流程

  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

  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

  在饲料配制中需要从生产流程上面去考虑;还需要从日粮中添加脂肪、体重、品种和能量摄入对生长猪氮平衡的影响、低蛋白组日粮对生长猪日增重,氮平衡及能量利用的影响、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种猪阶段生理特点及其饲料配方技术

  后备母猪的饲养方法

  1)一尽可能自由采食2)配种前10-14天,增加饲喂量,3)限制采食时要考虑提高其他营养成分的浓度,4)饲料蛋白质要充足。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特点

  1)母猪大部分能量需要用于维持

  2)妊娠后期大部分能量需要转向胎儿和母体,妊娠期限制饲喂对哺乳期采食的影响。

  3)日粮脂肪源对仔猪存活率、周增重及窝增重影响。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特点

  母猪能够动员体脂和体蛋白为产奶提供营养,饲养方案的目标是使母猪既能为仔猪生产足够的奶,而且又使母体体重减轻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泌乳母猪分娩7天肠胃恢复后尽可能的提高采食量,有助于分泌乳汁。

  饲料营养对21天产奶量的影响

  王老师所讲的猪饲料配方原料选择与配制技术首先是饲料原料的选择需要考虑:1、资源可利用性,2、关注原料变异性。3、饲料的质量安全。4、饲料原料养分可利用性等综合区考虑原料的选择。并且考虑原料的多样性及可取代的原料如:草粉代替粗纤维,油脂代替高能原料等。饲料的配制需要从流程饲养环节、猪的品种、生理特性、原料来源的选择等考虑配制。通过王老师的讲解,可以更好的帮助广大养殖户根据自身猪场的实际情况,使用更合理的饲料配方,结合猪群的生理特性,按照猪群生长规律进行合理的饲喂,才能不断的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目前的PED防控计划

  黛博拉·默里 美国新时尚养猪公司
 

 

  我们新时尚养猪公司每年可提供120万商品猪,分公司位于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南卡莱罗纳州、怀俄明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和威斯康星州,”Triumph”食品公司的拥有者之一,我们猪肉产品的特色是让人感觉到大草原的清新。

  我们公司PED发生的历史

  我们公司下面一个猪场最先爆发PED的时间是2013年5月23日,断奶到育成的地方,这个时候公司其他地方都没有PED,这之后的一周多一点的时间,PED阳性的地方增加到11个,所有断奶到育成地方或者育肥地方。到2016年6月7日的时候,已经有16个PED阳性地方,所有的断奶到育成地方或育肥地方,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常规的做法,否者阳性地方数量会继续上升。

  之前的生物安全

  当装载的时候允许卡车司机在斜槽,种植者也被允许在斜槽。没有净脏分界线,只有在入口的地方有洗靴槽,但是每个猪舍的门口却没有。从加工厂还回来的拖车没有清洗,尽管每个位点的入口都有洗靴槽以及净脏分界线,但是没有物理性台子或障碍物,因此很多时候守规矩就是个问题。

  之后的生物安全

  6月13日实施了改进的生物安全措施,一个地方在2013年6月18日爆发,直到2013年11月前其他地方没有爆发。育成地方的新生物安全,当装载的时候不允许卡车司机在斜槽(必须从后门进出卡车)时候,有净脏分界线,在每个独立的猪舍的门口都有洗靴槽,从加工厂回来的卡车被清洗,后面清洗包含卡车后面1/4的清洗或全部的底甲板,每个入口的位置都增加了工作台,从而更好的让人们遵从净脏分界线。

  我们公司PED的发展历史

  2013年11月,PED首先在一个母猪场爆发,同时也爆发PRRSV。母猪场PED首先在产房爆发。指示病例爆发后的一周在诊断实验室确诊,一旦确诊为PED,马上反馈给整个母猪场。对于每100头母猪返饲2条PEDV含量很高的小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值为17)。返饲时也加入新霉素,因为猪场存在沙门氏菌,目的是减少沙门氏菌伴随PED排毒,同时给所有的母猪加入维生素D来增强她们的免疫系统以及补充PED发生造成的损失。为了让母猪舒适也给所有母猪服用阿司匹林,我们标记所有无临床症状的母猪,同时标记所有食欲废绝但是没有呕吐或者腹泻症状的母猪。对该场所有10日龄或者更大的仔猪断奶,最开始返饲后的6天进行第二次返饲,远离这一地方的后备母猪驯化诱情舍也进行返饲。

  返饲后临床症状

  返饲后24h 在怀孕的初期到中期少于25%的母猪有任何临床症状(呕吐、腹泻和食欲废绝)。返饲前12%产房母猪排稀粪,现在这一数字增加到18%,1.2%的产房母猪呕吐,>75%产房母猪食欲废绝,1.5%分娩前排稀粪,因为缺乏食欲,产房每头母猪每天饲料下降到1-2镑。继续对所有母猪使用阿司匹林和新霉素,所有新生仔猪腹泻都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返饲后48h在怀孕初期到中期,增加了10%受影响的猪只(达到35%受影响),25%的产房母猪出现呕吐和50%的产房母猪腹泻,继续缺乏食欲,产房每头母猪每天的饲料量依然是1-2镑。如果母猪饥饿就要实第二次饲喂,但是只有很少的进行第二次饲喂,对所有母猪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和新霉素,对新生仔猪实施安乐死持续到返饲后第13天。返饲后4天75%的母猪排稀粪,产房呕吐的情况没有增加,产前母猪排稀粪率急剧上升达到50%,产房母猪的食欲恢复,只有1-2%还是食欲废绝或减少饲料摄入。

  返饲后7天

  使用白手套清理所有的产房房间,使用热水清洗房间2-3次,对房间进行检查而且房间应该是没有任何有机物。房间消完毒要在转入猪群前进行24小时的彻底干燥,在每个产房房间都要使用洗靴槽,所有没有临床症状的动物都进行第二次返饲,返饲量和第一次的一样,每100头母猪使用2个小肠。第一次返饲后的7天(第二次返饲前)采样,来自两头排稀粪母猪的样品,来自三头食欲废绝但不排稀粪的母猪的样品和来自三头无症状的母猪的样品,包括没有症状的母猪样品,所有样品的定量检测的CT值范围是16-20(表明强阳性)。这些告诉我们不需要进行第二次返饲,因为所有动物都被感染并且排毒。

  这次爆发我们损失了什么?

  这次爆发对2406头青年猪(包括10日龄的)断奶,因为错过配种会对生产造成二次损失,这一损失在初次感染后的22周,两个猪场都错过了他返情的繁殖计划,使那些感染时怀孕2-3周的母猪的流产量提高。相比,断奶日龄只有10日龄的仔猪死亡率翻倍,在PED爆发后断奶后新的猪群看起来很好,这大约在爆发后13天发生,产房还是持续排毒或大肠杆菌引起少量的腹泻。其他成本包括母猪使用、阿司匹林和维生素D,每隔2h饲喂稀食的劳力和增加的稀食和饲喂的第一阶段的饲料。PED爆发损失生产4周,在这过程中稳定猪场的PRRSV,因为生物安全和卫生条件变好,产房猪群的减少。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如何能更快的拯救猪只?我们需要病毒的载量达到那么高?

  其他问题

  母猪的胎次会对仔猪的存活体和临床症状造成影响吗?母猪的临床症状会对仔猪的存活造成影响吗?第二个母猪场的爆发,每100头母猪用一个小肠返饲一次,8日龄断奶:不同胎次母猪生产的仔猪在返饲后的临床症状胎次间没有差异,仔猪的和母猪的临床症状,仔猪在母猪食欲废绝和排稀粪的猪栏中的发生腹泻的少。爆发后猪仔的存活情况,返饲后12天拯救了近50%的猪仔。

  其他生物安全变化,在猪场入口处增加紫外灯箱,对不能熏蒸消毒的带入猪场的午餐和其他任何维修设备进行净化,在进入母猪场前,所有的日常用品进行熏蒸和完全干燥,所有用于淘汰猪的卡车在到达猪场前要进行生物消毒清洗,装载前进行检查。

  后续的母猪场PED的爆发

  我们进一步减少返饲母猪时病毒的载量,我们想让母猪接触病毒还是让病毒引起极度高的死亡率?我们只想要前者。最开始只用粪便材料进行返饲,消除组织返饲,进一步稀释物质到大约200个病毒粒子每头母猪的量。依据返饲测试指导服用,这相当于在一个拥有3000头母猪的猪场使用5mL的粪物质返饲。持续维生素D的供应,同时使用新霉素对于沙门氏菌阳性场进行治疗。继续在低日龄将小猪断奶,将断奶日龄降到8,从而拯救更多的猪只,对于低日龄断奶的仔猪,提高他们的饲料品质,使它们饲料乳糖含量提高,提高稀食饲喂的频率,达到每天6-8次,延长维生素D的治疗到安定后16天,从而补充由于腹泻造成的损失。给母猪提供燕麦片来减缓肠胃的蠕动和减少因为胃肠道生物群落改变而发生的次级病原,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病原进行测序确定是由变异PEDV引起还是冠状病毒引起。在这些案例,母猪场不需要低日龄断奶因为仔猪能依赖母猪存活。

  现在的PED消除计划

  总是消除,我们想尽快的消除任何感染猪场的病毒。计划和准备:降低PED的阳性猪群中猪只的数量,将断奶猪只转移到育成舍和育肥舍。现场主管进行强制性的清洗检查,除了常规的消毒清洗还需要进行白石灰清洗,不允许设备或物质在不同地方交叉转移。一旦一个地方重新引入阴性仔猪,这一地方还是被认为处于风险中,直到猪群进入该位点已经2周了而且新猪群还是没有临床症状才被认为安全。任何被怀疑有PED 的地方都需要进行检测来确定感染状况。

  白石灰清洗消毒这对于猪舍清洁以及产房的卫生是十分关键的,对于PEDV可以存活的裂纹/裂缝运用物理屏障进行分隔,需要十分注意的,使用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保护设备,转入猪之前必须确保完全干燥。病毒不能在pH值≥ 13的环境中生活,从视觉上可以看到所有区域已经消毒,白石灰消毒清洗需要达到猪的高度水平和遗漏的区域。

  

  在这篇PED的防控中,我们清楚的了解到美国猪场针对PED爆发的防控有效措施就是返饲。但对于返饲,我们需要慎重,因为我们国家母猪群的病原感染群,在不同地区间及猪场间差异较大,已从脐带血中检测大量病毒如蓝耳、伪狂犬、圆环和腹泻病毒等病原存在,且多为多重协同感染,这就表明我国母猪群疾病的复杂和多变性,故须慎重反饲。

  另外,本文提到在美国PED的发生跟胎龄无关,然而我国母猪群携带病毒含量受胎龄影响突出,目前发病多集中在后备母猪和1-2胎多发,所以需要重视后备母猪和1~2胎母猪PED的防控和饲养管理。

  针对PED防控,我们首先需要做好的是生物安全,其中干粉消毒及其重要,严格控制外部传入内部及内部之间的扩散和传播;其次,加强母猪群健康评估,如脐带血检测,病原、毒素和抗体监测,及时发现漏洞和不足,优化调整免疫程序,做到母仔同防、母仔同治,重点防控在母猪;第三,合理运用抗生素药物和中草药,对各阶段猪群进行病原抑制,减少猪群继发感染。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