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
列宁格勒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摇篮,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重要的海港和铁路、河运枢纽,也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狂妄地叫嚣一定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掉"。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后进行了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解放列宁格勒的1月27日后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1941年
4月:根据巴巴罗萨行动及东方总计划,希特勒意图攻占及毁灭列宁格勒;
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轴心国入侵苏联成为事实;
6月23日:列宁格勒司令官马基恩·波波夫发出其命令视察在列宁格勒南面的防守位置;
6月29日:开始修筑卢加防线要塞;
7月19–23日:德国北方集团军首次对列宁格勒的进攻在市南面100公里处停止;
7月27日:希特勒巡视北方集团军,对停止攻击非常愤怒,他命令威廉·冯·勒布元帅在12月底前攻占列宁格勒;
7月31日:芬兰军队在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的指挥下于卡累利亚地峡攻击苏联第23军团,最终到达冬季战争前的苏芬北方边界;
8月20日 – 9月8日:对列宁格勒的炮轰破坏了当地的工业、学校、医院及民居;
8月21日:希特勒的第34号训令指示:“与芬兰军队会师包围列宁格勒。”
8月31日:芬兰军队转入防御及拉直其战线;
9月6日: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处长阿尔弗莱德·约德尔向指挥芬兰军队进攻的曼纳海姆元帅颁授铁十字勋章及劝服芬兰军队继续对列宁格勒的攻势;
9月2日 - 9日: 芬兰军队攻占在Beloostrov及意图向谢斯得罗列茨克以扩展其战果,但计划失败,曼纳海姆元帅命令在1941年11月再次进攻;
9月8日:德军到达拉多加湖沿岸及从陆上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9月10日:约瑟夫·斯大林派遣朱可夫代替伏罗希洛夫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
9月12日:列宁格勒最大的粮食店,Badajevski粮食店,被德军炸弹炸毁;
9月15日:威廉·冯·勒布元帅从前线将德国第4装甲集团从前线撤回及调往德国中央集团军以参加莫斯科战役;
9月19日:德军停在列宁格勒市外10公里,大量市民、妇女及学童到防线参加战斗;
从1942年12月22日起,1,496,000名苏军官兵因参加保卫列宁格勒而被颁发奖章;
9月22日:希特勒发出第1601号命令,要求:“要将圣彼得堡从地球上彻底抹掉,我们并没有兴趣去保护平民的性命。”
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的演说中讲到:“列宁格勒一定要被毁灭。”
11月10日:苏军反攻开始,令德军在12月30日从季赫温退回到沃尔库霍夫河,阻止了德军希望与芬兰军队在列宁格勒以东之丝薇儿河会师的计划;
12月:温斯顿·丘吉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列宁格勒被包围,但未被攻占。”丘吉尔写信给曼纳海姆,要求芬兰军队应该停止封锁在列宁格勒北面的铁路,使英国及美国可利用北冰洋护航运送的物资供应城中的居民;
12月6日:英国跟随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向芬兰宣战。
1942年
1月7日: 苏军开始为期16个星期不成功的柳班攻势;损失了第2突击军团;
1月: 苏军在聂夫斯基·卡列尼娜桥头堡实施进攻,以图突破包围圈,此战役直至1943年5月,但只局部成功,双方均付出惨重代价;
4月4日 - 30日: 德国空军实施冰封行动,以图击沉冰封在在列宁格勒之波罗的海舰队的舰艇,但归于失败。
6月–9月: 德军利用口径达800毫米的大炮重新炮轰列宁格勒;
8月: 西班牙蓝色师团被调往列宁格勒;
8月14日 – 10月27日:国际海军K舰队切断在拉多加湖的列宁格勒补给路线;
8月19日: 苏军展开为期8星期的锡尼维亚攻势,虽然失败但阻止了德军的北光行动。
1943年
1月–12月: 加强炮轰列宁格勒;
1月12日 – 1月30日:火星报行动,打通了一条沿拉多加湖湖岸到列宁格勒市内的道路。
折叠1944年
1月14日 - 3月1日: 数个苏军攻势展开,目的是结束围困;
1月27日: 列宁格勒围城战结束,德军在城市外围后退60–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