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既有80后的成熟稳重又有90后的青春活力,你觉得很难把她和养着几千头猪的猪场“老板”联系到一起,但是王娜就是。
当留着短发特别爱笑的王娜站在你面前时,你很难相信她是一个养着几千头猪的猪场“老板”。
王娜生于1989年12月。在她身上,既有80后的成熟稳住,很多时候又展现出90后的青春活力——她会像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那样管理猪场,管理有300多个养殖户的合作社,也会像一个90后的孩子对待宠物那样对待自己养的几千头猪。
还在上大学期间,王娜开办养猪场的父亲因生猪销售问题想自己开办屠宰场,可那样一来,猪场便会无人管理。是她鼓励了父亲:“办吧!毕业以后,我来给你管理猪场!”2009年,王娜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她放弃了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这个位于沂蒙山区的山顶养猪场,当起了“猪倌”。原来父亲的养猪场年出栏量约在3000头左右,王娜将其扩大到了6000头。不仅如此,猪的品种、养殖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良。她主持大批量引进、繁殖的莱芜黑、沂蒙黑等优质品种,大大改善了生猪的品质;杜洛克、长白、大白、二元等普通猪种也因科学喂养,存栏期达到10个月以上,肉质大为改善,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她接手养猪场第一年,年销售收入近800万元,纯利润达200多万,令父母对其刮目相看。
也是在上学期间,王娜在假期帮助父母管理猪场,她注意到,村民在养殖方面有“三缺”:缺技术,缺市场信息,更缺观念。于是她就向父亲提出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通过种猪供应、技术服务、防病防疫、饲料采购、生猪销售“五统一”的模式,实现规模养殖,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在王娜接手猪场后,以她为社长的汇丰润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但合作社成立之初并不被村民们看好,入社的养殖户不过50来户。可是通过半年的运行,养殖户在猪崽、防疫、饲料、技术、出售等方面都收到了实实在在好处,平均每头生猪比以前多赚了200元,户均年收入增加了3万元以上,如今入社户已达300多户。
王娜大学毕业回乡养猪的事情传开后,一个叫李晓的小伙子经人介绍认识了她,结果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这个城里长大的小伙子看到她经营猪场很辛苦,就毅然辞去了在银行的工作,来到山上,与她一起打拼。在养猪场,李晓不仅学会了做饭、洗衣,养猪的活儿也都拿得起放得下。有了李晓的帮助,王娜劲头更足了,她说,今年一定要把收入做过1000万元。
自小心地善良的王娜,在紧张创业的同时,还特别关注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家庭。几年来,她已经花费了数万元帮助那些贫困的家庭,其中有她长期资助的两名中学生和一位孤寡老人。2012年王娜被选为临沂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她说:“我一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乡亲们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