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IPO踩地雷:绕不过去的“蜜饯门”
来伊份小零食加盟店
随着7月27日晚证监会公布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上市申请被否,这家致力于打造“中国休闲食品第一品牌”、曾备受国内PE青睐的休闲食品连锁企业,再次成为PE界的热点话题。
2010年11月,来伊份吸引众多PE、VC海选PK。“先交方案,两轮筛选,第一轮N进6,第二轮6进4。选超女一样选PE,创投大佬挤破头”是当时PE行业哄抢来伊份的真实写照。
最终从“海选”中杀出的德同资本、常春藤(上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融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海德立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南通临港城建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21.33元的高价进入,共投资约3.2亿元,持有公司10%的股权,却付出了近20倍市盈率的入股成本,不可谓不高昂。
即便如此,2010年来伊份1.04亿元的净利润,让PE们当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相信这是一次稳赚不赔的Pre-IPO。当时很多投资人私下预测,来伊份上市后市盈率能上60倍,这么一比,20倍左右的PE也可以忍了。
然而,美好的期望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一只脚已经迈进IPO门槛的来伊份还是从天堂被打入了地狱。有投资人称,投了来伊份的PE这次估计连肠子都悔青了。
证监会和来伊份均未明确披露IPO被否的原因,但不少人认为,今年4月底爆发的“蜜饯门”,是导致来伊份梦断资本市场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蜜饯门”暴露出来伊份“只做研发推广销售,生产配送外包”发展模式存在上游原料质量监控的短板,以及其存在较严重的内控风险,都是导致来伊份上市申请被否的原因。
绕不过去的“蜜饯门”
1996年,现任来伊份的董事长施永雷与总裁郁瑞芬夫妻俩瞄准了炒货市场,并通过拓展品种、将零食市场的定位和产品精细化到极致,以及品牌连锁经营的模式将这盘休闲食品生意越做越大。
今年4月19日,来伊份发布招股说明书称,拟公开发行5000万股,募集资金14.03亿元,其中9.22亿元用于全国营销网络扩建,3.07亿元用于休闲食品基地建设,另外1.74亿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